對研究清朝母錢幣的權威結論的質疑

新浪收藏 18-01-12 11:03:28 中國集幣在線 發(fā)表評論

  古泉園丁

  按:當代對母錢幣的認識,謬種流傳。特別是當代某些文章對清朝雕母、母錢、子錢的著述,嚴重的影響了后人對古錢的認識。某些人就以此為據(jù),制造假母錢。我從文章中摘錄的片段,大家可以對比思考。同時,我也認為質疑的問題很有力量,但作者的研究結果也要討論。因為、我知道,中國當代泉家,對古代祖母和母錢的研究,知道有工藝程序、不知道中間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缺失。包括作者,不知道錢幣的厚薄有工藝的限制,還有鑄造工人的技術。所有的人,不知道錢幣鑄造有父版和模板的區(qū)別。我在學習研究的基礎上,今后會論述我的觀點。

  《中國錢幣》1986年第3期刋發(fā)的論文《錢樣、雕母、母錢與樣錢》,第一本較詳盡論及母錢特征的科普著作是知識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中國古幣真假辯別入門》。此二論著對母錢特征有如下一些論述:

 。1)祖錢以銅質為主,清代晚期有少量镴質,它們由寶泉、寶源局專業(yè)雕工按頒定的象牙質錢樣,用金黃色上等銅料精工雕鑿而成,所以文字秀挺,字口、內外郭深峻,交筆凹陷處呈楔狀,地章上有四個弧狀隆凸。錢體表面琢磨光潔,形制精整。因非錢局人不能鑿“金口”,故有部分祖錢的穿口未開鑿,僅留一圓穿。祖錢的錢重也超過由其翻鑄的母錢,如祖錢“鏨成重二錢三分者”,而母錢“重一錢六、七分不等者”。母錢是寶泉、寶源局據(jù)祖錢翻鑄而成,主要是銅質。在文字秀挺、字口和內外郭深峻等方面不及祖錢。有些在翻砂痕跡下還隱約可見祖錢留下的雕鑿痕跡,個別的母錢在地章上仍有弧狀隆突。錢重要輕于祖錢,但重于同版別的流通貨幣。[1]

  (2)母錢,是以祖錢翻砂鑄成的錢,為了以后大批開鑄,即以此錢制成多枚印范母錢。外省開鑄所用母錢,均由部(工部、戶部)頒發(fā),稱部頒母錢。母錢的特征:錢徑小于祖錢(雕母),但略大于一般流通錢。銅質較好,錢的外緣輪廓、內郭穿口和字口深峻不及雕母,錢文筆劃仍纖細挺拔,但遜于雕母。錢體上已不見刀痕,個別母錢如細審仍可發(fā)現(xiàn)雕痕。[2]

 。3)真是初鑄的母錢,筆劃雖然比雕母粗一些但肉眼看來,很多時分不出的。初鑄母錢,字口深峻,有時還能隱約辯別出刀工痕跡。一般在錢的邊緣上保留拔模斜度,而和“雕母”的共同之處,都是錢體較一般錢稍大,制作精良,幣材銅質光澤,錢體較厚重。[3]

  上述三段引文在討論母錢特征時都與祖錢進行了比較,這是它們的共同點。

 。1)一般地說,既與祖錢進行比較,就必然會存在雕母和由之印模鑄出的母錢,換言之,至少有一枚雕母和一枚由之印模鑄出的母錢同時并存。但是,事實是嚴酷的,迄今為止,我們仍未發(fā)現(xiàn)任何一枚雕母與由之印模鑄出的母錢同時并存的事實。

  (2)號引文的作者1993年所撰的《中國古幣真假辯別入門》一書載錄清代雕母40枚,母錢12枚,其中任何一枚母錢均非由那40枚雕母中任何一枚印模鑄出。作者1998年編著的《收藏與鑒賞:古錢》一書共載清代雕母28枚,母錢11枚,同樣,任何一枚母錢也非由28枚雕母中的一枚產生。

 。3)同一作者1994年編寫的《收藏與鑒賞:古幣真假辨別入門》一書的情況與上二書完全相同。于是,一個問題應被提出:作者將母錢與雕母進行比較并概括出母錢的特征時,其比較和被比較的對象在哪里?難道作者會將雕母和母錢這兩個比較和被比較對象中的一個或兩個隱藏起來、秘不示人嗎?或者認為母錢與雕母相比較不算珍稀而將母錢排除在錄載范圍之外嗎?

  我又查閱諸譜!稓v代古錢圖說》、《中國古錢目錄》、《中國古錢目錄補遺》、《中國古錢目錄(三卷本)》、《簡明錢幣辭典》等通譜類圖書的載譜情況與上述三種譜書相同,也找不到任何一枚雕母和母錢具有產生和被產生的源流關系。尤其令人驚訝的是兩本橫斷研究專著《寶蘇局錢幣》、《咸豐泉匯》中也沒有具有產生和被產生的源流關系的雕母與母錢!秾毺K局錢幣》錄載雕母19枚,母錢10枚,[4]  其中沒有任何具有源流關系的雕母與母錢。

 。4)《咸豐泉匯》為集咸豐錢之大成的鴻篇巨制,它不僅包括了百余年中國研究咸豐錢的成果,也包括了世界各地(如日本、美國)的咸豐錢研究成果。[5]  雖然不能說它無一遺漏,但總可以說絕大部分的重要錢幣品種均納入書中。據(jù)統(tǒng)計,在書中的3698枚拓片中,有祖錢182枚,母錢281枚。奇怪的是,我們竟無法找出一組具有源流關系的祖錢和母錢,換言之,沒有任何一枚母錢是由182枚祖錢中的一枚印模翻砂鑄出的。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故作驚人之語。這是事實。我們可以找出一些形制、錢文“極其相似”的祖錢和母錢,從鑄造工藝學的角度略加分析,指出其不具有產生和被產生的源流關系的基本區(qū)別特征。

  例1。1—1—188號祖錢和1—1—189號母錢的形制、錢文極其相似。但是①兩者的緣內徑相同,錢面均19毫米,錢背均18毫米,不存在母錢收縮問題,這表明母錢不是祖錢印模鑄出(測緣內徑較測外徑更準確,錢面、錢背均選左上右下緣內徑,以下均同此法)。②祖錢的咸字中的口成菱形,其長的一條對角線位于右上左下,母錢則恰好相反。在鑄造過程中,祖錢是整體印模,其菱形的長短對角線絕不會產生顛倒的情況。

  例2。1—3—44號祖錢和1—3—45號母錢。

  區(qū)別:①祖錢緣內徑32.5毫米,母錢緣內徑33毫米,母錢內徑不僅未收縮,反而大于祖錢,因此,母錢必不是由該祖錢印模鑄出。

  ②二者的筆劃粗細互有交錯之處,此筆劃祖錢粗,而母錢細,彼筆劃祖錢細,而母錢粗。這種情況在鑄造中是不可能產生的。③母錢的十字明顯大于祖錢的,并且它們的豎筆的上端一為平形一為尖形。

  例3。1—3—59號祖錢和1—3—61號母錢。

  區(qū)別:①祖錢緣內徑大于母錢1毫米,即25毫米:24毫米。依據(jù)黃銅鑄造收縮率計算,產生該母錢的印模祖錢的緣內徑最大不會超過24.4毫米,因此,二者不存在源流關系。②母錢的重字中的田明顯扁于祖錢之田。③母錢寶字的爾的第二筆為斜筆,祖錢為平筆。

  例4。1—3—315號祖錢和1—3—316號母錢。

  區(qū)別:①二者錢面緣內徑為30毫米:29.2毫米,錢背緣內徑為29毫米:28毫米,其差為0.8毫米—1.0毫米,這種差值大于鑄造收縮率1倍,因此二者不可能具有源流關系。②祖錢的“文”字明顯小于母錢的“文”,根據(jù)鑄造原理,前者的“文”字不可能小于后者的。

  例5。1—6—12號祖錢和1—6—13號母錢。

  區(qū)別:①二者錢面緣內徑為43.8毫米:42.6毫米,錢背緣內徑為43.4毫米:43.1毫米,祖錢錢面緣內徑大于其背緣內徑,母錢則恰好相反。在鑄造中,若二者具有同模源流關系,則此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②二者的百字與下內郭形成的黒白關系有十分明顯的差別,母錢的百字為升百。

  《咸豐泉匯》中確實找不到具有源流關系的祖錢與母錢。也許有人會問,是否考慮到兩枚具有源流關系的祖錢和母錢是同版別的實物,而只將祖錢入書、母錢舍棄呢?回答是否定的。第一,《咸豐泉匯》的序言和文字說明都強調了祖錢、母錢、樣錢的品種問題,而對子錢強調其版別問題。第二,母錢的珍稀程度人所共知,《咸豐泉匯》的作者不會將珍稀的母錢舍掉而大量地錄載子錢(實際上,書中子錢的數(shù)量是祖錢和母錢的10余倍之多)。如果這個推斷是符合實際的話,那么就有一系列問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諸如:

  1。將母錢與祖錢加以比較從而“概括”出母錢特征的學者和收藏家們,其手中是否有一組或幾組具有源流關系的祖錢和母錢?若有,為何不公之于世?若無,這種比較還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比較——科學研究方法之一嗎?

  2。以往的古錢學崇向并堅持經驗、考證式的傳統(tǒng)研究方法,但是在母錢研究領域還用這種方法嗎?若用了,其經驗在哪里?其考證又在哪里?若未用,那么所用的又是何種方法?

  迄今為止,我們在可能找到的書刋中找不到兩枚具有產生和被產生的源流關系的祖錢和母錢。據(jù)此,我們認為,以往認定母錢是毫無根據(jù)的主觀臆斷。同時,我們還認為,那些被學者和收藏家通過比較祖錢和母錢而“概括”出的母錢特征也是毫無根據(jù)的主觀臆斷的產物。這種主觀臆斷的方法(如果它也算是一種“方法”的話)不是當今學者和收藏家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而是繼承的前人“成果”;近而言之,是繼承了四十年代《泉幣》中的“方法”;遠而言之,是繼承了鮑康、李佐賢等清代學者的“方法”!睹晌拇笤▽毮稿X》、《紹興通寶小平鐵母》、《元符通寶鐵母》和《宣和鐵母》等文章的作者在認定他們所藏的母錢和鐵母之時的根據(jù)之一便是“同好定為母錢當有由也”、“一望而知其為鐵母也”、“一見而知其為鐵母也”、“一望而知為鐵母”。[6]  同好的看法也好,“一見”“一望”也好,主觀的東西過多,客觀的東西過少。非常遺憾,當今的一些收藏家競亦步亦趨地追隨著前輩學者和收藏家,甚至將“一見”“一望”的詞句原封不動照搬而用于自己的母錢研究和鑒別之中。如果前輩學者和收藏家的母錢研究由于時代和個人的局限,主觀臆斷的東西過多,因而是可以理解的話,那么今天的學者和收藏家并未從根本上從前輩的母錢研究那里走出多遠,這是令人費解的。前面曾提及的《中國古幣真假辮別入門》的作者曾在其《古錢辭典》一書中斷言,熙寧“通寶唯有鐵錢”,“銅錢均為鐵母”。[7]   須知,作者是鐵母與鐵范銅的并存論者。[8] 于是,作者就陷入了極端困難的境地:作者既然承認宋代鐵錢有鐵母也有鐵范銅,那么作者如何證明熙寧通寶的鑄造錢監(jiān)必定沒有用銅水試鑄過熙寧通寶呢?作者手中有鑄造熙寧通寶錢監(jiān)的不鑄鐵范銅的文書檔案嗎?有公開的文獻可考嗎?可以肯定,作者手里什么文獻、檔案也拿不出,能夠拿出來的只有主觀臆斷。而主觀臆斷是與科學方法論完全背道而馳的。

  錢的文字筆劃細勁高挺,在普通錢中顯得很突出”,[21]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盡管“常品”、“普通錢”、“一般流通錢”、“正常流通錢”、“一般錢”等概念未被定義,但是它們的指謂是清楚的,即絕不是指謂具體母錢印模鑄出的具體的特定的子錢。正因為如此,這些學者就無法提供母錢大于其子錢的具體的經驗數(shù)據(jù)。當然,也有個別學者給出了比較具體的數(shù)據(jù):

  母錢一般都比普通錢大一些,厚重一些。同版別的普通錢如重為3—4克,徑2.4厘米,如發(fā)現(xiàn)有重5克左右,徑2.6厘米左右的大樣錢就不應列入普通品,有可能屬于樣錢、母錢之類,當然還要看其他條件……[22] 

  十分明顯,這里的數(shù)據(jù)的性質是母錢大于其同版別子錢的尺寸、重量的比較標準。毫無疑問,這樣的直徑、重量方面的母子錢區(qū)別、特征也是臆想出來的,絕不是觀察、測量之經驗總結,因為它們違反了鑄造收縮的客觀規(guī)律和當時朝廷規(guī)定的火耗標準。數(shù)據(jù)的提出者所限定的范圍是宋代銅質錢幣。眾所周知,宋代銅錢是由青銅鑄造的。而青銅的鑄造受阻收縮率為1.2%(容后具體討論),直徑2.4厘米的子錢,其印模母錢的直徑為 :

  2.4厘米×(1+1.2%)=2.4288厘米。

  這是客觀規(guī)律,概莫能外。由于年代久遠,磨損等等,其數(shù)據(jù)可能有所變化,但是這種變化只能在2.4288厘米上下波動,絕不會不著邊際地變化。同樣,一枚3克的子錢,其母錢絕不會是4—5克。若母錢為5克,其母子差為2克。那么它的火耗率(僅是錢體加工耗損率)至少為:

  [5×(1-1.2%×3) -3] /5×(1-1.2%×3)×100%

  本人認為。作者提出的問題和論證的方法,值得我們參考。作者某些說法,未必全部正確。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東北地區(qū)乃至全國大量的母錢幣的發(fā)現(xiàn),為我們研究古代錢幣提供了大量的實物。我們還是要感謝前輩研究專家,他們?yōu)槲覀兊睦^續(xù)研究打下了基礎。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