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元街上的東北造幣史 |
發(fā)布日期:09-10-23 08:33:19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遼沈晚報 作者: |
昔日的銀元局。齊守成 供圖
原銀元局舊址,現在是沈陽造幣廠,如今仍舊威嚴地矗立在那一方土地之上。記者 顧珍妮 攝
大東區(qū)南部,斑駁的紅墻旁立著 “銀元街”的路牌。 記者 顧珍妮 攝 之所以命名銀元街,是因為此地曾設銀元局。光緒年間,在洋務運動的推進下,根據盛京將軍依克唐阿的奏請,批準設立“奉天機器局”鑄造銀元,開始了機械化制幣。 奉天制造銀元總局成立后,開始制造正規(guī)龍洋,重量七錢二分。是年鑄造的當十、當二十的銅元,是奉天機鑄銅元之始。 銀元街位于大東區(qū)南部,南起大東路,北至小東路。早先該街曾分段名為天氣胡同、太平胡同。 1989年被定名為銀元街。其取名銀元之意并非整條街都充溢著銀元,而是因為此地曾設銀元局。 這古跡并未消失于世,而是被長久地保留了下來,直至今日,仍佇立于其舊址。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古跡,并非單純地作為古跡而存在,直至今日,仍舊按照最初的軌跡行使運轉著。 機器的轟鳴聲帶動了時間,卻將這百年的記憶封存于歷史的足印之下。 修建奉天機器局 故事的起始點可以一直追溯到清代。光緒年間,在洋務運動的推進下,光緒二十二年,根據盛京將軍依克唐阿的奏請,批準設立“奉天機器局”鑄造銀元。 經過了兩年的籌備,于光緒二十四年,奉天機器局正式成立,并開始運轉。與其他制造業(yè)不同,它結束了全手工制造的時代,首度引入機械化制造,形成了半機械化半手工的局面,從此開創(chuàng)了沈陽近代工業(yè)的先河。 為了實現機械化制幣,奉天機器局從天津的德國禮和洋行購買了鑄幣機器、鍋爐,以蒸汽機為動力。光緒二十四年,奉天機器局開始正式運轉并制造出一元、五角、二角、一角和半角銀幣,在市面上流通。 奉天機器局所制造的銀幣是一種較為先進的鑄幣,成色固定、重量一致、形制統一,便于攜帶和計算,較過去長期使用的論兩稱的銀塊有很大優(yōu)越性。這在東北地區(qū)近代貨幣史上是一大進步。 奉天機器局的建立和銀幣的流通,抵御了外國銀幣的侵入,有利于民族經濟的發(fā)展。光緒二十六年,奉天機器局擴建略具規(guī)模,可以機鑄帶方孔的紫銅元。 然而,沈陽的現代化造幣事業(yè)存活的時間并不久,它在戰(zhàn)爭的硝煙中淪為了一個時代的犧牲品。上世紀初,義和團興起,時事不穩(wěn)。后來,沙俄軍隊攻陷省城奉天,將奉天機器局焚毀,并占用了機器局內的設備。如此,奉天的現代化造幣行業(yè)被迫暫停下來。 開啟奉天機鑄銅元之始 然而,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