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和1920年馬來亞發(fā)行的“壹圓”大洋,有中文、阿拉伯文和英文。
1935年馬來亞“壹大圓”紙幣,正面有中文。
1941年馬來亞發(fā)行的壹圓紙幣,正面背面都沒有中文。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在流通到海南島的一些外國銀元和紙幣上,很大一部分都鑄有或印有中文。有趣的是,這一現(xiàn)象止于1937年之前的錢幣,此后發(fā)行的外幣上就再也看不到漢字的身影了。個中緣由又是什么呢?
譬如,在1904年和1920年馬來亞發(fā)行的“壹圓”大洋正面,就有中文、阿拉伯文和英文3種文字,其中楷體的“壹圓”兩個大字居中。
而1927年和1931年荷屬印尼先后發(fā)行面值25元和10元的紙幣背面,共有4種文字加以說明紙幣的用途,其中中文居左。
1935年馬來亞發(fā)行的一元紙幣,正面正上方為一行中文“叻嶼呷國庫銀票”,左下角有3個手寫體的漢字——“壹大圓”;紙幣左側(cè)還有一片留白的位置,對著光線一照,里面有一個老虎頭的暗紋水印。
海南錢幣鑒定專家張書裔告訴記者,“叻嶼呷國庫銀票”就是口頭簡稱的“叻幣”,也叫“老虎紙”,主要由文昌、瓊海的華僑從馬來亞帶回,在文昌、瓊海一帶流通,這是由于民國政府濫發(fā)貨幣,通貨膨脹,老百姓都不信任國幣造成;在經(jīng)濟(jì)、文化中心的海口,人們最認(rèn)可、市面上流通的是港幣。
然而,到了1941年發(fā)行的馬來亞一元紙幣上,老虎頭的防偽水印還在,但不再標(biāo)注中文。
無獨(dú)有偶。1941年和1943荷屬印尼發(fā)行和流通的25元和1元面值的紙幣上,背面也只剩下兩種文字,不再有中文。
是什么原因讓這些東南亞國家不再在錢幣上使用中文呢?
“清代咸豐八年,即1848年,?诒黄乳_放成為通商口岸之后,不但有大量的洋貨、洋幣流通到海南市場,更有大量的沿海居民下南洋謀生,加上歷史上的移民,僑居?xùn)|南亞的僑民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有話語權(quán),對當(dāng)?shù)氐奈幕伯a(chǎn)生了影響,錢幣上的漢字恰恰體現(xiàn)了他們身份和地位非同往日!卞X幣收藏專家王福和認(rèn)為,“可是,從清末到民國,積貧積弱的中國,正在一步步走向衰敗,但畢竟國家還是統(tǒng)一的、獨(dú)立的,海外僑民的身板還是硬的。直到1937年日本侵華,國軍無力抵抗,節(jié)節(jié)敗退,民眾流離失所,度日艱辛,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一落千丈,那些東南亞小國,自然也放棄在紙幣上使用中文了。”
來源: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