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曾地跨歐、亞、非三洲,稱雄地中海,在其廣闊的疆域中,包含了今天奧地利的大部分領土。多瑙河流經此地,作為帝國的北部邊界,起到了抵御蠻族入侵的重要作用。在多瑙河沿岸,歷史遺跡猶存,人們可至此追尋羅馬人的生活軌跡。2010年至2012年,奧地利發(fā)行“多瑙河之羅馬古跡”系列銀質紀念幣,這套紀念幣共6枚,每年發(fā)行2枚,規(guī)格如下:面值20歐元,直徑34毫米,總重20克,含銀90.0%,發(fā)行量50000/枚。
2012年發(fā)行的兩枚銀幣分別以“勞里亞克姆”(Lauriacum)和“伯瑞甘提姆”(Brigantium)為主題,這是系列發(fā)行的最后兩枚硬幣。
勞里亞克姆,今奧地利洛爾希(Lorch),此地不但是羅馬帝國在多瑙河的軍事重鎮(zhèn),更是基督教名人圣弗洛里安(St Florian)殉難的地方。
上圖為系列的第5枚硬幣。硬幣正面由西羅馬帝國皇帝格拉提安(Gratianus,375年-383年在位)頭像和圣弗洛里安造像構成。
基督教在最初傳播道路上遭遇過許多曲折,羅馬帝國的禁教運動使無數基督徒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信仰基督教的羅馬軍官圣弗洛里安為了逃避羅馬皇帝戴克里先的迫害,帶領40名信徒躲到勞里亞克姆,結果卻被當地總督淹死在恩斯河(Enns),后被基督教奉為圣人。他曾在羅馬軍隊中組織救火隊,因此也被視作消防員的守護神,持水桶滅火是其最典型的形象。每年的5月4日是圣弗洛里安的慶祝日。378年,西羅馬帝國皇帝格拉提安曾造訪勞里亞克姆,他也信奉基督教。
“條條大路通羅馬”常用于形容事業(yè)的可選擇性,但對羅馬帝國而言,這是一種戰(zhàn)略擴張或維持地區(qū)治安的政策舉動——每當羅馬軍團開疆拓土,羅馬的工程師們就在后面丈量土地,建立道路,使殖民地、堡壘、商貿點通過大道與開往羅馬的路線相連,如此保障了羅馬帝國高效的運轉。
硬幣的背面,一位羅馬土地測量員正使用瞄準桿(又稱Groma,譯作“格羅馬”)測量橋梁,他身邊的桌子上擺放著圖紙和其他測量工具。古羅馬時期的瞄準桿由一根木棒制成,木棒頂端有兩根十字交叉的木條與木棒垂直相交,十字交叉木條的兩端垂著垂線,這種工具雖然簡單,但能保證土地測量的精確性。
瞄準桿,羅馬時代的土地測量儀
羅馬的土地、道路及其陸軍使人印象深刻,但羅馬的海軍和港口恐怕鮮為人知。作為系列的最后一枚硬幣,“伯瑞甘提姆”填補了人們對羅馬水面力量認知的空白。伯瑞甘提姆,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十分陌生,它如今的名字叫布雷根茨(Bregenz)。
硬幣正面展現了羅馬皇帝瓦倫提尼安一世(Valentinian I,364年-375年在位)眺望伯瑞甘提姆港口的情景,岸邊分布著港口物資儲存?zhèn)}庫和船只維修站。瓦倫提尼安一世是最后一位在萊茵河和多瑙河進行軍事行動的羅馬皇帝,而伯瑞甘提姆港口就在瓦倫提尼安一世統(tǒng)治時期建成,港內駐扎著一支精銳的機動部隊,配備先進的戰(zhàn)船,足以應對來自水面的挑戰(zhàn)。然而歲月滄桑,昔日港口后來湮滅于塵土和風雨中,直到最近40多年才被發(fā)掘出來。畫面中出現的一只巨手是伯瑞甘提姆遺存文物——“金手”,這只手是女性的左手,大小是成人手掌的兩倍,采用鎏金銅工藝制成。
伯瑞甘提姆“金手”,今藏奧地利福拉爾貝格州博物館
硬幣背面描繪了伯瑞甘提姆港口警戒巡邏的想象場景:阿爾卑斯山南麓、伯瑞甘提姆港口,一只帆船滿載士兵,準備駛出港口巡邏,船過之處,浪花卷起,誰知此日又將有何波瀾。岸邊青石拱門旁邊,兩位軍官不解戎裝,嚴密地監(jiān)視港口。錢幣畫面布局由遠及近,層次分明,雕琢精巧,體現出奧地利紀念幣特有的細膩風格。(編譯:馬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