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蕃,祖籍山東聊城,其父朱衣,官至知府,與南京焦狀元焦竑是朋友。朱之蕃自幼聰穎,喜好書畫詩文。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會試,他高中狀元,官授翰林院修撰。他是明代狀元中唯一以書畫見長的一位,有較多的書畫作品存世。他出使朝鮮期間,曾在朝鮮多處名勝留下墨寶,這些墨寶至今尚在。晚年著有介紹南京勝景的《金陵四十景圖詠》一書,對南京的景觀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狀元府歷盡滄桑
南京城西朝天宮附近,有一條東起倉巷。西止莫愁路的小巷,現在看來很不起眼,但在逝去的歲月里,它曾因一座狀元府邸十分顯赫。
狀元府占地廣闊,極富排場。府外莫愁路一側巷口有高大磚石牌坊,府內有樓臺亭閣、小橋流水。大宅多路多進,僅跑馬樓就有七進,內有主廳、側廳、暖房、花廳、書房、花園。另有門廳、轎廳、大廳三進,每進兩側都有回廊相接。廳堂高敞,用材粗壯,雕刻細致。
花窗木雕上有動物、花草與戲曲人物圖案,雕工精細,栩栩如生。宅第墻體厚實,坐北朝南,冬暖夏涼。雖經清代重修過,但依然保留著明代建筑風格。
清末,這里曾經做過長江七省水師提督府,太平天國時期做過王府。其后一百多年,老宅歷經滄桑,當年風光早已不再,但細察殘存構件,仍可領略舊時的風貌。1992年,它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修復工作已近尾聲,不久將向市民開放。
這座古宅的主人就是明代萬歷年間狀元朱之蕃,南京人稱朱狀元,狀元府所在的巷子便叫朱狀元巷。
朱狀元出使朝鮮
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明神宗朱翊鈞任命朱之蕃為欽差正使,出使朝鮮。
消息傳到朝鮮后,朝鮮宣宗李昖問大臣李好閔:“今此天使, 有名之人乎? 未知何如人也!崩詈瞄h回答,朱之蕃是萬歷乙未年(1595年)狀元,天下馳名,“中原之人, 數學士文章, 只稱焦竑、黃輝、朱之蕃三人!边@次李氏王朝君臣的對話,記錄在《李朝實錄》中。當天的朝會上,李昖還和大臣們討論了朱之蕃的詩詞造詣和他的飲食習慣等事宜。可以說,朱之蕃尚在赴朝途中,名聲卻已傳遍了朝鮮王朝。
韓國首爾成均館是歷代王朝的最高學府。1592年,成均館毀于火災,幾年后朝鮮王朝對成均館進行重建。朱之蕃出使朝鮮的第二年,成均館重建工作完成,朱之蕃代表明朝政府去成均館謁圣。參拜孔子圣像之后,朱之蕃吟詩慶賀,又應邀為明倫堂題寫匾額。
明倫堂是成均館內的主要建筑,既是當時的講堂,也是科舉的考場。這塊落款為“賜進士及第翰林院修撰欽差正使金陵朱之蕃書”的匾額被一直懸掛在成均館內,至今已超過400年。韓國最新版1000元面值的紙幣正面,背景圖畫就是明倫堂,朱之蕃題寫的“明倫堂”三字依稀可辨。
貌似巴黎凱旋門的獨立門,是首爾市一處名勝古跡,1896年建造,它的原址上曾經是1407年建造的迎恩門。迎恩門是朝鮮王朝專門為迎接明王朝使節(jié)修建的一座中式牌樓,后被侵朝倭寇所毀。該牌樓后來重建,牌樓上“迎恩門”三字也是朱之蕃題寫。迎恩門雖已不在了,但“迎恩門”這塊匾額還保存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里。
1609年,朱之蕃來到平壤市中心大同江畔的練光亭游覽,為練光亭的美景所陶醉,即興揮毫,題寫了“天下第一江山”,這塊匾現在仍掛在練光亭內。
“金陵圖”永留史冊
朱之蕃擅長楷書、行書,每日可書寫萬字,“運筆若飛,小則蠅頭,大則徑尺,咄嗟而辦”。他也擅長山水花鳥,有多種作品存世。
在他出使朝鮮期間,當地人常以人參、貂皮為禮,向他索求墨寶。他將禮品全部售出,盡力回購散落在外的中國古代名家字畫和古玩寶器。由于母親病故,朱之蕃辭官回鄉(xiāng)服喪。此后,他多次謝絕朝廷征召,不再復出,宅在府中,潛心研學著述。
南京一帶山川秀美古跡眾多,歷代文人騷客留下許多詩畫佳作。晚年,朱之蕃決定在前人基礎上為金陵勝景做一個全方位的記錄。他搜檢文獻記載,羅列出四十處美景,囑托弟子陸壽柏親歷其境,逐一描摹。朱之蕃為每幅圖畫寫記賦詩,編撰為“景各為圖,圖各為記,記各為詩”的《金陵四十景圖詠》一書。與前人相比,該書有了質的變化,而且,景物名稱統一為四字,極富詩意。
《金陵四十景圖詠》是金陵歷代風景圖畫中最完美的組圖,是朱之蕃對金陵景觀文化的巨大貢獻。他在該書序中特意強調了金陵龍蟠虎踞的“王氣”,因此,他著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搜尋勝景,更重要的是追溯金陵作為帝王之都的尊崇地位。
《金陵四十景圖詠》成書次年(1624年),朱之蕃病逝,葬于江寧谷里周村朱鳩山。墓碑上刻著:“明萬歷乙未狀元禮部尚書朱公諱之蕃墓”。(江宏國)
來源: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