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M型第二頂部已現(xiàn) 黃金目標位850美元/盎司 |
近期股市和商品內外盤聯(lián)動發(fā)生了微妙變化:國內股市強商品弱,國外股市弱而商品強。股市方面,上證綜指和深圳成指連連上行,而道瓊指數在6月則顯得有些迷失方向,經平臺整理后重歸回落。商品市場與之恰好相反,在國內漸顯疲態(tài)時外盤卻連續(xù)強勢拉升,其中以有色金屬(銅、鋁)最為典型。 推薦閱讀 目前市場上有一種說法,即由于中國從國外采購了大量資源,國外庫存壓力轉移到國內,進而導致近期商品市場出現(xiàn)“外強內弱”的格局。筆者認為此觀點有失偏頗,“外強內弱”的真正原因在于,國內期貨價格已位于階段性頂部而上行乏力。隨著內外盤比價逐漸修復和收斂,筆者預期,一場關于定價權的爭奪已然暗流涌動,當“內強外弱—內外正反饋聯(lián)動—外強內弱”進入到第三個階段,“中國定價”還能走多遠理應引起人們的警醒,倘若任由內盤被動跟隨外盤上漲,那將不僅意味著“定價權”得而復失,而且產業(yè)安全的防線也將被劃開一道裂痕,因為原材料價格持續(xù)上漲,將給正處于結構調整和產能過剩的國內產業(yè)帶來巨大沖擊,產業(yè)鏈中上游企業(yè)利潤空間繼續(xù)擠壓,價格傳導也將拖累下游需求回暖步伐。 因此筆者認為,如果外盤異動頻繁,國內市場需要更大幅度的反向調整來對沖和化解,簡單通過花錢抬高價格買來的“定價權”并非真正的話語權,如果能夠通過價格調整的方式取得主導,“中國定價”的價值才得以充分體現(xiàn)。 誘導性通脹不等于通脹預期 今年1-5月央行新增貸款近5.9萬億人民幣,此等超常規(guī)手筆使得通脹來臨的說法在社會上風生水起,在這一預期的助推下,不僅是股市還是期貨,就連國內的房地產市場也出現(xiàn)了出乎意料之外的持續(xù)火爆。 筆者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的特征可定義為“實體通縮”和“虛擬通脹”,后者折射出資金流動性在資產市場上的超常過剩。然而,“虛擬通脹”并非真實通脹預期,因為“實體通縮”的體量遠甚于“虛擬通脹”,反而是人們此前所熱議的“誘導性通脹”才是當前通脹預期的主要構成部分,在此背景下,一旦當局信貸政策出現(xiàn)微調,其蘊藏的系統(tǒng)性風險可能瞬間觸發(fā)。 國內商品股市面臨分手 與美國“宏觀經濟是機器,股市是發(fā)動機、商品是零部件”范式不同,國內前期商品和股市的緊密聯(lián)動,更多地體現(xiàn)在流動性充裕這一資金紐帶上。但當商品“流動性溢價”逐漸接近階段性極限時,二者可能避免不了分手的結果,下一階段或將各行其道,即使股市繼續(xù)上漲,商品回調也不會猶豫。 從當前情況看,境外市場仍處于患難之中,股市對商品的牽引力仍將發(fā)揮重要作用(如道指和原油),前期時常出現(xiàn)在商品大幅下跌之際,道指強勢上揚助推商品,從而導致其價格演繹日內V型反轉。但隨著道指陷入迷失狀態(tài),不排除“救世主”搖身一變成為“終結者”的角色。此外,包括商品指數基金在內的資金建倉已接近尾聲(總量約為2008年的1/3),在美元流動性不足(從美元杠桿系數和貨幣乘數這一角度看),美元指數成功探底回升的情況下,商品出現(xiàn)較大幅度回調是個大概率事件。 綜上所述,筆者仍然堅持“商品M型第二個頂部已現(xiàn)”的觀點,原油目標位62美元/桶,黃金目標位850美元/盎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