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月圓 博覽會銀幣更圓(火鳳凰) |
一主體圓周內(nèi)放入我國漢代的五銖圓錢,然后有意舍去左邊的“銖”字部份,在偏左上方迭加上一枚薩珊王朝圓形銀幣;銀幣左邊小半部份被主體外緣套蓋,右邊小部份又被五銖錢的方孔闊邊緣加蓋。這種主體圓形、五銖圓形、薩珊王朝圓形三圓加在一起設(shè)計,其手法獨到,有懷古的一面,也有前瞻的一面,讓人回味無窮。錢中錢是指在一個畫面內(nèi)出現(xiàn)現(xiàn)代錢、古代錢、外國錢,F(xiàn)代錢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就是本屆錢幣博覽會銀幣。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也是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在我國五千年的貨幣發(fā)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影響。秦半兩漢五銖,秦朝滅亡后,漢五銖從此誕生。五銖錢是秦漢貨幣史上一大轉(zhuǎn)折,實現(xiàn)了中央對貨幣鑄造的集中統(tǒng)一,西漢時期的五銖錢,枚重五銖,形制規(guī)整,重量標準,鑄造精良。
薩珊王朝(226年-651年),系古代波斯最后一個王朝,因其創(chuàng)建者阿爾達希爾的祖父薩珊而得名,是波斯在公元3世紀至7世紀的統(tǒng)治王朝。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較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shù)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馴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畫面為頭戴王冠,氣勢軒昂,圓睜雙眼,目視前方的波斯帝王側(cè)像。這就是中國與波斯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珍貴歷史物證。博覽會銀幣背面圖案把中國漢代的五銖錢和薩珊王朝銀幣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形成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探討打造精品意識,提高國際造幣水準,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特殊的紀念意義。 難能可貴的是,本屆錢幣博覽會是第15屆,發(fā)行日又是定在2009年10月15日,銀幣本身還隱藏著“15”,既面值“10元”,加上五銖錢的“五”,剛好為“15”。月到中秋分外明,中國人喜團圓、盼團圓、珍惜團圓;2009年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將喜迎全球賓朋歡聚一堂,圓上加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