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目光,重點展示銅殿的精巧與雄偉。兩者雖各有側(cè)重,但最終,都小中見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塔院寺”1公斤銀幣和“菩薩頂”1/4盎司金幣,則是以遠距離遙看的全景展現(xiàn)。遙看也有角度異同,其中“菩薩頂”是由東往西側(cè)視。這種視角,缺少正視之壯觀之雄,也缺少正視之敬畏之心,但它能把寺院宏大規(guī)模,由下往上,一層一層,看得通通透透。菩薩頂位于靈鷲峰,傳文殊菩薩居于此,故名菩薩頂。其豪華,為五臺山諸寺之首。而“塔院寺”,則是由前往后的直視,寺院所有建筑,包括大白塔,包括鐘鼓樓、天王殿、大慈廷壽寶殿、藏經(jīng)閣,以及周邊的廊屋、禪院等,在幣面一覽無余。立于幣面之左的大白塔,又是重點突出的對象,其精致,其細膩,是設(shè)計師花費筆墨最多之處。塔院寺原是顯通寺塔院,后獨立成寺。
在5個規(guī)格的中國佛教圣地(五臺山)金銀紀(jì)念幣中,“寺”是表現(xiàn)的主體,但“山”在幣面上還是有一定的表現(xiàn),“塔院寺”銀幣與“菩薩頂”金幣,在幣面的上端,隱隱就有五臺山的山影。
五臺山位于山西五臺縣,所謂五臺,指境內(nèi)5座相互連接環(huán)繞、挺拔秀麗的山峰。分別為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北臺葉斗峰,以及中臺翠巖峰。而在“塔院寺”與“菩薩頂”幣面上的五臺山,是中國畫的潑墨寫意,山峰綿延,山巒起伏,淡淡的如一幅水墨畫,而這種墨色,又被緩緩洇開,虛化為三月隔著春雨相看的朦朧山景,有特色,有情調(diào),也有韻味。
那座山,叫“五臺山”。中國佛教圣地(五臺山)金銀紀(jì)念幣,讓我們再一次仰望和凝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