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喜歡熊貓銀幣 |
這個問題我問過許多金銀幣收藏圈內的玩家,從最頂級的收藏大家到最普通的所謂“小散”,就像一萬人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一樣,中國的熊貓幣以一種奇異的凝聚力吸引了大批“貓迷”,它是憨厚可愛的,儀態(tài)萬千,從最為親民的1盎司普制銀貓到公斤重器,幾乎涵蓋了中國金銀幣收藏領域所有的熱點,主題、版別、材質五花八門,我想不出任何一個理由可以阻止一個新人去購買一枚他喜歡的熊貓幣。
還記得自己購買第一枚熊貓銀幣的情景么?普制銀貓從89年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到2012年已經走過24年歷程,尤其是89-00年之間發(fā)行的普貓,早已成為一個獨特的系列。89年的貓是一枚設計上較為現代的熊貓銀幣,整體背景采用網格線條,極易辨識,在樣式繁復的熊貓圖案中獨樹一幟。眼力好、過手量豐富的貓迷能輕而易舉地憑借熊貓的圖案說出它的年份,這也是彰顯幣識的一個好方法。90年開始,普制熊貓開始由上海造幣廠和沈陽造幣廠分別制造,沈幣廠的大三角塑封與上幣廠的小方格塑封相映成趣,這種特征一直延續(xù)到現在,成為分辨廠別的重要依據。
通常情況下,同一年份各廠的熊貓銀幣主圖雖然一樣,可是年號字模是另外翻刻的,造成了兩個廠出品的熊貓幣正面天壇下方的年號字體有顯著差異,即我們所說的“版別”的一種。其中1995年1oz銀貓“微字”版更為特異,大多數人只知道沈幣廠的95貓比上幣廠少幾片葉子,殊不知沈幣廠本身的“三葉貓”還存在字體差異,集齊3枚不同版式比一比,可謂其樂無窮。 與現代的機器雕刻字模不同,早期銀貓的年號絕大多數都使用字型版,顯示出一定的不規(guī)整性,比如91年銀貓,年號數字的排列水平不齊,部分銀貓同一個廠的年號甚至有粗細的細微差別,頗為值得研究。除了年號字體,2000年普貓的版別采用一種別樣的方式出現,天壇一面國寶版為噴砂,而上海版則是锃亮的鏡環(huán),一眼可辨。而這些稀有版別,極有可能分散在不起眼的角落,等待有緣人慧眼識珍。 還有一些亟待貓迷探索的“疑案”,比如在中國金幣總公司編輯的圖錄里,國寶廠并沒有參與1996年1oz銀貓鑄造,但事實上我們卻能看到一些96年1oz銀貓包裹著國寶廠特有的早期原封,成因至今未解。另外,89年1oz銀貓官方圖錄上也有有沈幣大字版,98貓有疑似99國寶貓一樣的年號字體存在(大字SERIF),然市場上均看不到這兩種版本。這一切的一切,都為最最普通平凡的熊貓銀幣增添了撲朔迷離的色彩。 由于國寶熊貓題材的特殊性,熊貓幣在國內外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所有新中國貴金屬紀念幣中最受國際認同的品種。如果把金銀幣集藏群體比作金字塔,那熊貓幣堪比最牢固最平實的地基,同時本身又具備了站在頂端的潛力(各種樣幣),對各收藏層次有著極強的滲透力,既可以普及大眾集藏,又能兼顧高端需求。老外對熊貓幣的研究非常深,早在2010年, PERTER ANTHONY所著 《Gold and SilverPanda Coin Buyer’s Guide》一書,就較為系統地對普制熊貓銀幣的版別做了闡述和分析,EBAY網上的熊貓金銀幣交易也一直非;钴S,即使今年在整體市場行情調整的期間,熊貓銀幣的價格走勢仍然穩(wěn)健,一方面得益于國內外銀貓集藏群體數量絕對值不斷變大的支持,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熊貓銀幣價值嚴重低估甚至被炒家忽視,第三個原因是從89年至今的長時間沉淀造成銀貓分散、消耗較為徹底,回看近幾年新貓龐大的發(fā)行數量,我們不得不感嘆老貓的相對稀缺。而且,現在從市場上尋找原封銀貓的難度逐漸增大,老貓的封由于年代久遠大多數比較殘舊,有些人為了賣相好一點往往選擇剪開重封,甚至會在重封之前將幣洗個澡,如此一來精美的包漿也消失了,雖然乍一看很新卻丟了原汁原味。同時,評級幣的盛行也造成重大沖擊,如果光從NGC標示的“LARGE DATE”等文字上看,一下子難以辨別銀幣的出生地。 熊貓銀幣從收藏的連續(xù)性來看是極其典型的例子,一年一款,幣上的熊貓憨態(tài)可掬,或爬樹、或嬉水、或弄竹,即有單貓獨立,又有雙貓成行,也許單獨拎一枚出來你覺得也就爾爾,不足掛齒,可是一旦抱成團拿出一個大全套,那時候的成就感與滿足感也許和等同價值的單枚幣能帶給你的有天然之別。 目前,89-00年普制銀貓的市場價格約為12300元,再加上2001-2012,年也才19000左右。而89-00年期間版別大全套總計25枚,悉數收入囊中的價格約為36000元。與動輒十幾萬的傳統老精稀相比較而言,銀貓的性價比毋庸置疑。如果要想集藏版別大全套,還是建議從若干個幣筋開始著手,版別較難的有95年微字、99年國寶、00年鏡圈、98年大字等,如果對品相要求嚴格,也可以直接購買高評級幣,當然,自己把關挑選的趣味性可能更強一些。 莫道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玩銀貓是快樂的,有諸多的新老同好可以交流,專家也罷、菜鳥也好,總之,都能從小小的熊貓銀幣中找到共同的樂趣,百家爭鳴之下,也許我們能重新找到當初面對金銀幣那種赤誠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