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市場是個縮影:有投資價值的只是極少數(shù)

澎湃新聞 18-01-11 09:20:47 中國集幣在線 發(fā)表評論

1月5日,在浙江省寧波市一郵政網(wǎng)點,工作人員展示《戊戌年》生肖郵票小版張。 新華社 圖

  郵票市場何嘗不是個縮影?實現(xiàn)其經(jīng)濟意義,是好事。但如何實現(xiàn),如何可持續(xù)地實現(xiàn),需要真正用心。

  有那么多集郵迷嗎?

  剛過去的周末,狗年郵票開始發(fā)售了。

  按照各種新聞端的報道,場面非常熱乎,到處都排起長龍,有人甚至不遠萬里遠渡重洋前來搶購,更不用說還有更多人頂著刺骨的寒風在冷冬中熱切等待。

  集郵市場的熱情這么高?似乎是一件很好的事。

  不過,集郵市場的熱情,也許并不完全是那些對郵票愛好、鑒賞、癡迷的郵迷們,還有不少一心想著把郵票當作投資品的散戶們。

  只是,這次恐怕會讓他們比較失望。此次發(fā)售前夕,狗大版期貨價格高達300元,正式發(fā)行開盤價降至285元,下午價格降至270元。比起38.4元的面值,交易價格還是要高出很多,但比起去年的雞票同期情況就相形見絀了。

  而且,這還是在對狗年郵票“痛下殺手”,減量約2000萬后的結果。

  可是,雞票也不過是在年頭強行歡笑了一陣子。雞大版的價格一跌再跌,從500下跌到90元左右,接近官方88元的大版折。雞小本甚至打折銷售。

  說起來,這也算是個“老傳統(tǒng)”了。每一輪猴年郵票都非常受追捧,接下來的雞年郵票便大大增量,銷售卻不盡人意,于是再接下來的狗年則大大減量。

  去年的雞年郵票總量大約在8900萬,比前年的猴年郵票多出1400萬左右。因此,盡管狗年號稱“大減量”,但仍是個“天量”。6900萬是個什么概念?中國13億人,如果平均下來,差不多每十幾二十個人就可以有一張。

  而我們周圍的集郵迷,有那么多嗎?

  集郵是一種經(jīng)濟需求

  從前,書信很慢,車馬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現(xiàn)在,微信當?shù)溃瑫沤^跡,鄉(xiāng)愁和郵票都成了故事中的事。

  究竟有多少集郵迷?沒有完全的統(tǒng)計數(shù)。一種說法是,全國集郵協(xié)會會員三百萬,集郵愛好者過千萬。

  無論如何,隨著郵票在生活中的運用越來越少,集郵人數(shù)在不斷下降,是不爭事實。

  從近三十年來的幾次集郵“熱潮”時間點來看,1985年春季、1991年夏季、1996年、2006年、2012年,與當時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都有較為密切的關系。

  一般而言,與之相關的,還有整體收藏投資品市場的活躍。2013年左右,有關中國買家跨國“尋寶”“拍寶”的報道不絕于耳,大量買家的成交價格遠高出市場估值,成為全世界眼中的大土豪!禩EFAF2017藝術品市場報告》指出,2016年最大的變化是全球拍賣銷售額、拍賣成交量大幅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美國,歐洲也下降了。亞洲現(xiàn)擁有全球拍賣市場的最大份額40.5%,中國市場占絕對優(yōu)勢。

  不管相關部門多少次重申絕對沒有貨幣超發(fā)過,也不存在主動信貸擴張,實體經(jīng)濟和實體個人都還是更不明就里卻也更敏感的發(fā)現(xiàn),自己手中的錢必須要買點兒什么能夠增值更快更多的東西才行了。所以,有錢的人溢價n倍把許多在市場上沉寂比較久的藏品又炒成了“香餑餑”,有點錢的人盡了全力把中國的房市變成了“不是住的而是炒的”,有不那么多錢的人則在各種想得出來想不出來的文玩核桃玉石等等上急病亂投醫(yī)的買賣。

  應該說,經(jīng)濟通脹壓力帶來居民的保值需求,是郵市出現(xiàn)“大熱”的很重要原因。

  郵票的升值潛力

  但是郵票的升值潛力真的高嗎?

  最簡單的經(jīng)濟學原理,物以稀為貴。

  大家都知道黑便士,第一枚郵票,英國1840年發(fā)行,珍稀中的珍稀品。還有毛里求斯“郵局”郵票,1847年,毛里求斯總督夫人為舉行舞會郵寄請柬所發(fā)行,是英殖民地最早發(fā)行郵票。郵票由一位鐘表匠雕刻,由于既沒有經(jīng)驗且視力極差,結果將“post paid”印刷成“post office”。目前實寄封僅發(fā)現(xiàn)1個,1993年以500萬美元的價格拍出。

  要嘛早要嘛少要嘛錯要嘛以上都是。

  中國最“值錢”的郵票差不多也是如此。

  一種是時間夠早量也很少紀念意義夠強。比如大龍郵票,中國的第一套郵票,其發(fā)行史、子模特征和版式、郵戳、實寄封等,長期以來都是集郵研究的重要課題。實寄封存世量極少,本身已是故事和傳奇。去年在香港拍賣,483萬港幣。

  再比如,慈禧太后60壽辰“萬壽慶典”郵票,是中國第一套紀念郵票,專用于饋贈,未公開發(fā)行。去年,全套版票拍賣出172.5萬港元。

  另一種是量很少而且有錯漏等特殊歷史原因和意義。比如孫悟空未發(fā)行郵票,是1964年郵電部計劃發(fā)行《京劇臉譜》特種郵票中的一枚。但因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被認為宣揚封建迷信,同革命樣板戲“唱反調(diào)”,只好取消發(fā)行。銷毀時,僅極少數(shù)郵票幸免遇難。去年拍賣成交價格161萬港幣。

  再比如著名的《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因被發(fā)現(xiàn)其地圖邊境線走向不準確,未正式發(fā)行即被收回,僅有極小部分存世。由于在文革時期,保存下來的實寄封更少。去年在北京拍出483萬元。

  這種郵票,增值潛力確實高。

  有投資價值的只是極少數(shù)

  不過,必須清楚看到,大部分郵票則并非如此。

  由于郵票已經(jīng)進入量產(chǎn)年代,基本上不太再可能有珍稀性。

  2017年,郵票打折的甚是不少。2017年年票價格已比預定價格還要少40元。2003年的老小版也在打折。而92年以后的編年票發(fā)行20年還在打折。

  可以看到,當前我國集郵事業(yè)的發(fā)展基礎之一就是郵票升值,賺錢的誘惑而非收藏的愛好是集郵的極大動力。甚至因為投資者喜歡熱炒新郵,大比例進行截留,扭曲市場配置,導致新郵屢屢高開低走,在發(fā)行初期,市場價格已經(jīng)嚴重透支未來升值空間。弄得市場看起來很“火爆”,接盤的投資者卻往往欲哭無淚。

  其實,美國也經(jīng)歷過這一刻。

  上世紀70年代末的美國,郵票價格狂飆。大家都不再把郵票當做一種文藝愛好,而是當做一種投資手段。銀行家們將郵票列入投資項目,各種金融衍生產(chǎn)品隨即跟進,投機家基金公司開始買入郵票。

  好景不長,80年后,郵票價格快速下跌。尤其是1900年之后的郵票和一些新郵票的價格。從此美國郵票陷入長期低迷。2000年后,隨著911和各種突發(fā)事件,郵票又小小爆發(fā)了一輪投資熱潮,但主要大幅增長的仍舊是1900年之前的高端郵票。而普通郵票依然低迷。

  要知道,美國郵票的面值絕大部分都是forever,就是說,無論郵資是否上漲,都可以當作平信郵資足額使用,按理說,這更有利于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但事實就是,絕大部分郵票并不適合作為比較主要的市場投資手段。兩極分化將會越來越明顯,有投資價值的只是極少數(shù)。

  實現(xiàn)郵票的經(jīng)濟意義,大有學問

  但要依此說郵票就沒有經(jīng)濟意義,倒是不對的。

  將郵票當成經(jīng)濟收入主要組成部分的,不止有個人,還有國家呢。

  比如列支敦士登。這個小國被公認為“世界集郵中心”,二戰(zhàn)后,列支敦士登財政陷入困境,通過發(fā)行郵票,激活了國家經(jīng)濟。如今,其人均月收入超過5000美元,人均經(jīng)濟生產(chǎn)總值超過10萬美元,遠超過瑞士和德國。每年郵票收入占其國民經(jīng)濟總收入的30%。其郵票主題始終貼近最熱門的話題,每年發(fā)行郵票超過20種,每種印量50萬枚,五分之四向全球發(fā)行。郵票面值一般在2瑞郎左右,就算是限量版也只是高出一倍。

  這次發(fā)行狗年郵票,列支敦士登就早于中國。其郵票別具匠心,這枚剪紙圖案的郵票在印制的時候采用了激光切割的高科技技術。同時還發(fā)行一種包含四枚郵票的小全張,背景圖案上采用了金箔。

  以精美郵票聞名于世的“郵票之國”集中在歐洲,郵票銷售成為這些國家的主要經(jīng)濟支柱,摩納哥每年的郵票收入約占國民經(jīng)濟總收入的20%。郵票印刷業(yè)和旅游業(yè)是圣馬力諾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

  當然,這些國家都比較小。但一些大的國家,也非常重視集郵產(chǎn)業(yè),它們并不是在郵票的投資炒作上下功夫,很多也不會去過度包裝郵票,而是想方設法對郵票本身進行革新,旨在吸引年輕人加入集郵大軍,將集郵事業(yè)持續(xù)下去。法國發(fā)行過巧克力郵票,將巧克力的香味融入郵票之中;香港發(fā)行過可上色的卡通人物郵票;美國發(fā)行過3D航空郵票。

  追求經(jīng)濟意義是正常的,但怎么爭取,看來大有學問。

  郵票市場是個縮影

  郵票市場相對小,但正因為如此,從中或可窺見最普通民眾在經(jīng)濟市場轉換變幻的時刻,所能感受到的、以及所能夠做出的反應。

  當我們費心去找出“脫實向虛”的實錘,而很多人還不愿意承認,也許從許多最最普通個人奮不顧身的整天泡在集郵市場,企圖在自己實在不寬裕的收入中實現(xiàn)投資致富而不在經(jīng)濟奮進的大潮中掉隊,就可以解釋“脫實向虛”對居民生活的影響了吧?

  而“脫實向虛”究竟能不能可持續(xù)?泡沫會越吹越高,但也終究會湮滅。集郵市場中的人,何嘗沒有更切膚的感受過“黑天鵝”“灰犀!,甚至“明斯基”?

  有一個大家熟悉的人,他的故事,也和郵票有關。1919年,一戰(zhàn)后,國家間為了通信方便,出版了一種回信優(yōu)惠券,回信人可將之換一張郵票。一個商人便成立了證券交易公司,聲稱自己在歐洲有龐大的代理網(wǎng)絡,可將郵票兌現(xiàn),并通過匯差套利,承諾投資45天50%回報,3個月翻倍。商人的名字是查爾斯?龐茲。這就是龐氏騙局。

  不能否認,投資者有著自己貪婪的小用心。但是,相關機構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小貪婪”?一場能夠席卷太多人、以至于能夠成為現(xiàn)象級的事件,往往背后有很多人的身影。

  就像是郵票,有想要不勞而獲的投機者,有想要保值的無奈者,但一定也有想要大干快上使經(jīng)濟脫實向虛的人,還有只想從這其中獲取更多利益卻不去想怎么革新自己怎么適應市場需求的發(fā)行機構。

  而且,泡沫褪去,就一定會喪失經(jīng)濟紅利?不一定。關鍵是,人們除去“貪心”,一樣有很多正常需求,且很多都并沒有被重視和滿足。擔心嚴監(jiān)管帶來緊縮,不如去擔心,怎么能夠在供給上下功夫,實現(xiàn)結構的新均衡,獲得經(jīng)濟的新動力。

  后記

  沒有人不想要持續(xù)發(fā)展,怎么能夠有可持續(xù)地發(fā)展?

  是不是大家都應該道歉?是不是大家都要反思?而不是總把問題甩到最終端的一些人性之惡之貪之惡上?

  經(jīng)濟意義不一定是殺雞取卵式的,不一定是一飛沖天式的,而是匠心的表現(xiàn),是對長期可持續(xù)的追求。

  去年以來,脫實向虛已經(jīng)被遏制,加強監(jiān)管形勢已經(jīng)很清晰。但要實現(xiàn)這次轉型升級,也許需要更多的思考,市場不是不可以擴張,但什么是最好的辦法,讓市場需求得以釋放、得以滿足、得以升級?或需要更多的真心與匠心。

 。ㄗ髡呷f喆系經(jīng)濟學家,澎湃新聞特約評論員。)

來源:澎湃新聞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