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蕪湖 徐建平
不久前在古玩市場淘得一枚泰定通寶鐵錢(見圖),經(jīng)查閱《元史·食貨志·鈔法》及有關(guān)古錢幣書籍等,均無記載元代鑄過鐵錢或鑄過泰定通寶鐵錢。但此錢的錢文風格與形制和元代的相似,因此推斷此枚鐵錢可能是元代泰定帝時期所鑄,或是元末農(nóng)民起義軍所鑄。
當初購得這枚鐵錢時,該錢表面銹跡較重,使得錢面字跡模糊,只能看到下面一個字像“定”,所以還被當成“嘉定通寶”鐵錢購買。后來經(jīng)仔細研究,發(fā)現(xiàn)鐵錢上面一個字的右下部分有點異樣。因此用粗砂紙帶水慢慢磨,最后發(fā)現(xiàn)是一個“泰”字,而不是“嘉”字,是“泰定通寶”。
該錢重16.54克,徑34.6毫米,內(nèi)穿徑10毫米,厚3.4—3.9毫米,特征為內(nèi)穿與外廓一樣高,肉內(nèi)凹,呈一漫坡狀向內(nèi)穿上行,光背。該錢從銹色、露胎鐵質(zhì)及整體鑄造工藝特征、錢文風格看是一枚真錢無疑。但經(jīng)查閱相關(guān)鑄錢和錢幣資料看,“泰定通寶”只有元代泰定帝(1324—1327)期間有過銅質(zhì)“泰定通寶”,而且只是供養(yǎng)錢。同時元代也沒有鑄鐵錢的記載。而從這枚鐵錢的錢文風格來看,與供養(yǎng)錢“泰定通寶”較相近。由此,筆者對這枚“泰定通寶”做了以下兩點推測:
。ㄒ唬┛赡苁窃┒ǖ蹠r期的錢幣:盡管《元史·食貨志·鈔法》以及有關(guān)書籍并沒有記載元代鑄過鐵錢,但唐石父主編的《中國古錢幣》一書中講到,元朝以行鈔為主,雖然也曾鑄錢,但史籍多有失載,大部分銅錢的鑄行時間,只能依據(jù)實物推斷。其中部分結(jié)論,或不盡準確,需要繼續(xù)研究。華光普在《中國古錢新品集》也收錄一枚“延祐三年”鐵質(zhì)錢幣。該幣光背,徑18.8毫米,厚1.7毫米,重2克。同時當年在蕪湖出水的南唐“永通泉貨”鐵錢,史書上也是沒有記載的 。由此可見將這枚鐵錢推論為可能是元朝泰定帝時期的錢幣還是有商榷的余地的。
。ǘ┛赡苁窃┺r(nóng)民起義軍的錢幣:元至正十一年(1351)爆發(fā)了全國性農(nóng)民戰(zhàn)爭。元至正一年在蘄水(今湖北浠水)擁立徐壽輝為皇帝,以蘄水為都城;至正十三年張士誠起兵,據(jù)浙西稱吳王,國號大周;至正十五年,因韓山童被元兵殺害,劉福通等迎立其幼子韓林兒至亳州稱帝,紀元龍鳳;至正十二年二月定遠人郭子興與孫德涯起義,朱元璋投郭。至正十四年三月,朱元璋自成一軍,旋附韓林兒,奉龍鳳年號。龍鳳二年(至正十六年)三月朱元璋取集慶,改為應天府,七月稱吳國公,占有江左,浙右諸郡。龍鳳十年(至正二十四年)正月元旦,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吳王,仍用龍鳳年號。四月于江西置貨泉局。至正二十七年稱吳元年。吳二年(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稱皇帝,國號明,建元洪武。至正十七年(1357)徐壽輝部將明玉珍入蜀,擴地蜀中。至正二十年(1360)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改國號漢,都江州,建元大義。明玉珍在蜀中自稱隴蜀王。至正二十二年(1362)稱皇帝,國號大廈,建元天統(tǒng),都重慶,并建官立制,開科取士定賦稅。天統(tǒng)五年(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玉珍病死,子昇繼位,改明年為開熙元年,開熙五年(明洪武二十四年,1371年)大廈亡。
而從上述農(nóng)民起義軍中情況看,凡是稱帝(王),建立自己政權(quán)的,像朱元璋、張士誠、韓林兒、徐壽輝、陳友諒均鑄造了錢幣。如朱元璋的大中通寶、張士誠的天祐通寶、韓林兒的龍鳳通寶、徐壽輝的天啟通寶、天定通寶(還有被史樹青先生考證為徐壽輝的太平通寶)、陳友諒的大義通寶等。這其中唯獨明玉珍沒有鑄錢幣的記載。而明玉珍1357年入蜀經(jīng)營,1360年稱王,1362年稱帝……定賦稅……1371年大廈國亡。廣義上講15年的經(jīng)營,從稱王算12年,稱帝算10年,一個大廈國不可能不鑄造自己的錢幣。而且四川在宋代就被劃為鐵錢的范圍,有鑄鐵錢的歷史和技術(shù)。因此將這枚“泰定通寶”鐵錢推論為可能是明玉珍的大廈國所鑄也是有商榷的余地的。當然,如果是,還有諸如這枚鐵錢是折三還是折五?有沒有小平、折二錢?大廈國為什么要用泰定帝期間的錢文來鑄錢?其與舊錢之間的折算關(guān)系等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來證明、破解。
來源:收藏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