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鑒藏:魏晉衰微錢神論出 南北朝興永通萬國

18-01-03 11:08:16 中國集幣在線 發(fā)表評論

  三國兩晉時期,中國重陷分裂,戰(zhàn)亂頻發(fā),中國貨幣經(jīng)濟倒退,錢幣鑄量變小,質(zhì)量變差,物物交換比重增大。至南北朝,情況有所改善,北方的趨于穩(wěn)定及佛教的發(fā)展,影響了錢幣藝術(shù),這時所鑄錢幣特點鮮明,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 



  這一時期也是貨幣理論、錢幣美學的萌芽時期。南朝蕭梁時期顧烜所著《顧烜錢譜》,被看作中國第一部錢幣學著作。錢幣學專門研究錢幣的形制、制作、文字和圖形。錢幣學的產(chǎn)生,說明當時人們已對收藏和研究錢幣產(chǎn)生了興趣。此期還產(chǎn)生了后世廣為流傳的《錢神論》,作者魯褒說錢:“視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昌。無翼而飛,無足而走……”,頗有憤世嫉俗之意,其所創(chuàng)“孔方兄”一詞,也算是豐富了漢語詞匯。

  三國:虛值大錢盛行 

  三國時期既沿用漢代的“五銖”,也自己造錢。劉備所建蜀國鑄錢種類較多,有不少虛值“大錢”,如直百五銖、太平百錢、直百,面值大,但有的錢體還不如一枚五銖錢; 

  吳國比蜀國更狠,貨幣面值更“虛”,先后發(fā)行了大泉五百、當千、二千、五千。一枚“大泉當千”,大小、形制類似王莽的大泉五十,面值卻增加了二十倍!老百姓都出離憤怒了,政府也承受不住壓力,就收回和銷毀大泉二千、五千這兩種錢,所以這兩種古幣存世很少,尤其是大泉五千,留存至今的也就五枚左右,是中國古錢的大珍品。 

  魏國還是使用五銖錢,沒有鑄造虛額貨幣,這與魏國經(jīng)濟穩(wěn)定有關(guān)。不論后人如何評價,從貨幣經(jīng)濟角度看,老百姓生活最好的還是魏國。 

  兩晉:國號入錢文 

  晉作為一個朝代不可忽略,但從錢幣史看則可有可無,因為西晉可能根本就沒有鑄錢,與東晉并列的十六國倒鑄了些錢,數(shù)量不多但很具有代表性: 

  成漢李壽于漢興年間所鑄“漢興”錢,是中國最早的年號錢; 

  后趙石勒所鑄“豐貨”錢,最早將吉語寫上行用錢文,并且錢文中不再有面值; 

  大夏國王赫連勃勃所鑄“太夏真興”,第一次將國號“大夏”(古時“太”與“大”同義)與年號“真興”并鑄在一起,存世稀見。 

  這些錢幣擺脫了“銖兩制”記重,是以后年號錢或國號錢出現(xiàn)的先聲。 

  南北朝:五銖PK北周三品 

  南北朝時期,中國古錢幣的又一個春天來了。錢幣的質(zhì)量和美感都有了大的提高。雖然還有虛值大錢,但已不像三國時期那樣嚴重。這時期影響較大、對穩(wěn)定貨幣經(jīng)濟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北朝所鑄兩種五銖錢:永安五銖和常平五銖。 

  “永安五銖”系北魏永安二年始鑄,錢幣鑄造在當時屬于較工整的,曾在北方大量通行; 

  “常平五銖”系北齊文宣帝期間所鑄,這也是北齊惟一鑄造的錢幣!俺F健狈悄晏,而是借用了當時囤積糧食的“常平倉”之名,也許皇帝希望錢幣和“常平倉”一樣,有調(diào)節(jié)市場之功用吧。常平五銖鑄造非常精良,文字流暢優(yōu)美、版式劃一,是當時最精美的幾種錢幣之一。由于采用了銅母范疊鑄技術(shù),鑄錢效率也極大提升,鑄量較大,流通較廣。 

  這兩種五銖錢鑄造時間較長,在當時屬足值貨幣。它們也是北方在北魏統(tǒng)一后經(jīng)濟逐漸超越南方的證據(jù)。 

  在鑄造的精美程度上能與常平五銖相提并論的,就是“北周三品”——布泉、五行大布和永通萬國三種錢幣。 

  布泉和五行大布系北周武帝期間所鑄,并行使用;永通萬國為北周靜帝期間所鑄!坝劳ā币鉃橛肋h通行,“萬國”寓示天下萬國可用。三種錢幣的錢文均采用“玉箸篆”(又稱“玉筋篆”,篆書的一種,據(jù)清陳澧《摹印述》:篆書筆劃兩頭肥瘦均勻,末不出鋒者,名曰‘玉箸’,篆書之正宗也),都很精美,讓人一見鐘情,喜歡的人都很多,其中永通萬國,制造精美,篆法法麗,被譽為“三品之首”、魏晉以來“錢中之冠”。

來源:新浪收藏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guān)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guān)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wù)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