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陸良 師文濤
我從1997年秋涉足錢幣收藏,至今已有近20年的時間。由于受地域的限制,我能收藏到的大多是云南本地所鑄造、使用的錢幣,其中見到最多的除清朝的銅錢外,就是南明時期的錢幣,包括孫可望在云貴鑄造的興朝通寶和桂王朱由榔在云南鑄造的永歷壹分和五厘錢。經(jīng)過長時間的積累,我基本集齊了云南鑄造的永歷小壹分、永歷五厘的諸多版別,而永歷壹分大錢由于不是在云南鑄造,而且時間較小壹分早,數(shù)量也相對較少,只在本地買到3枚一種版式的,而其中被稱作“遵義版”的永歷大壹分,卻只在錢譜和網(wǎng)上見過。在華光普編著的《中國古錢目錄2000》一書中,定為八級,標價50元,在2003年版宋志強編著的《中國古錢幣庫》中標價僅20元,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也水漲船高,從之前的數(shù)十元漲至數(shù)百元,翻了十多倍,從所定級別來看,和“興朝壹分”一樣,不知為何數(shù)量卻要比興朝壹分少很多,在本地我從未見過。因此尋獲一枚“遵義版”永歷通寶壹分便成為我的一大愿望。
暑假里閑來無事,我在一錢幣網(wǎng)站上瀏覽,忽然發(fā)現(xiàn)有一枚“遵義版”永歷通寶大壹分(見圖)在拍賣,已經(jīng)拍到400多元。興奮之余,我即刻加入了拍賣行列,經(jīng)過一段時間競價,我怕把價格抬得太高,便退出來了,而最終這枚大錢也因為沒有達到保留價而流拍。雖然退出了拍賣,但我仍念念不忘,從賣主的店鋪里查到手機號碼,馬上發(fā)短信聯(lián)系,經(jīng)過幾番交流,我決定豁出去了,又拉上老鄉(xiāng)的關(guān)系,創(chuàng)了我20年來單枚最高價格紀錄,訂下了這枚我夢寐以求的永歷大壹分。
第二天一早,我急忙去銀行付款,告訴對方發(fā)貨,我真有點等不及了。對方用的順豐快遞,僅一天的時間,我就拿到了這枚黃亮的、心儀已久的大錢。此錢是典型的傳世品,銅質(zhì)細膩,直徑4.57厘米,厚0.2厘米,重24.3克,永為“二水”永,歷為“雙禾一日”,“鳳頭”通,“寬貝”寳,穿徑1.1厘米,正面緣寬0.5厘米;背面“壹分”兩字較大,因而稱作“大壹分”,而且比較寬、扁,而另一種的“壹分”兩字則顯得細長。緣寬0.7厘米。此錢文字大氣,剛勁有力,不像另一種永歷大錢則顯得有些軟弱。
據(jù)《云南貨幣簡史》記載:永歷四年至五年(1650—1651)孫可望接受永歷政權(quán)敕封為秦王,在貴陽興建“行宮”,迎接永歷帝移駕貴州安龍府(今安龍縣),并在貴州遵義設(shè)“永歷錢局”鑄造永歷通寶!瓝(jù)《遵義府志》記載:“遵開八年辛卯(順治八年,永歷五年,公元1651年)偽秦王孫可望遣裨將田子祿守遵義,開廠設(shè)局……”
此錢從風(fēng)格來看,毋庸置疑是典型的貴州風(fēng)格,尤其是“通”字的寫法,起筆頓筆成一立點,俗稱“鳳頭通”,不像五厘是“平頭通”,更與云南的“菱頭通”大相徑庭,與貴州鑄造的背雙星永歷通寶的寫法完全一樣。
得到了這枚錢,我的永歷通寶折銀錢專題收藏,終于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來源:收藏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