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馬格棋 今人收藏品(王家年)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09年5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024w.cn/),謝謝! 棋類游戲古稱博奕,它是我國一直列入體育項目中的一項智力活動。宋代有一種打馬格銅棋游戲,曾是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都非常喜愛的休閑活動。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曾著有《打馬圖經》,她在序中自稱“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可見其投入之深。 打馬格博奕起源于唐代宮廷,盛于宋代,明清之際漸漸淡出。打馬格博奕是一種操作規(guī)則復雜的活動,參與人數(shù)為2至5人,棋盤上首為一大橫格,下首為十排,每排九格計為91格,每相隔九格為一窩,共11窩。參加人員用銅棋子20枚置于盆中,下棋者先以擲骰子點數(shù)之大小,然后根據三顆骰子所擲總點數(shù)走格。骰子形狀同現(xiàn)在類似物,其中一、四數(shù)點紅色,其余黑色,具體搓骰子分56色,又分為賞色、罰色、雜色,各色皆有一定的操作規(guī)則。比如走棋點數(shù)剛巧入窩,則后面棋子不論多少點只能倒走。博奕對局者還要將對方棋子打出局外,這就需要運籌謀劃,也是馬棋最精彩之處。博奕的結局稱為“細滿”,部分出局稱“粗滿”,走棋多方要經過無數(shù)次反反復復較量才能大功告成。 筆者收藏并研究了這些打馬格銅棋子類似古代方孔壓勝銅錢。面文有的是歷史上的良將駿馬,如魏將吳起、齊將田單,也有的是御史、驊騮,還有八龍之駿等。背馬圖千姿百態(tài)形神各異,或立或臥或仰天長嘯或回首顧盼,共性是馬圖背以下均借口于錢穿,僅見馬首、馬尾。想當年這些包漿滋潤的傳世棋錢和那些紅斑綠銹的棋錢不知被哪些儒臣雅士盤玩于掌中,落子之余不知又構思了多少美詩佳詞。青銅棋子的金戈鐵馬少了戰(zhàn)場上的硝煙彌漫,卻給后人傳承了厚重的歷史文化信息。收藏這類打馬格棋,要注意民國時期有仿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