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民間毀錢而鑄造的乾隆青錢 |
發(fā)布日期:12-02-09 08:42:55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葉偉奇 |
筆者收藏有一枚清代福建寶福局鑄造的“乾隆通寶”小平錢(見圖)。該錢銅質(zhì)精良,直徑24.5毫米,穿徑5.5毫米,廓厚0.9毫米,重3.86克。正面“乾隆通寶”四字,“通”字為方頭單點通,文字清晰,背面穿左右為滿文“寶!保煮w較長。錢體呈青白色,一般人多稱其為白銅錢。最近,筆者翻閱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在“錢法志”條目下見到一段記載:“乾隆五年,開福建鼓鑄局(此為恢復重開,非始開,筆者注)……開局于省城,設(shè)爐八座,錢幕滿文‘寶!。每年二十四卯,鑄青錢四萬八千五百三十三串三百有奇。”可見,此枚乾隆寶福局鑄錢應稱為“青錢”。 青錢其實質(zhì)地為銅、鉛、錫合金。新版《辭源》說明:“以紅銅五成,白鉛四成一分半,黑鉛六分半,錫二分四者配鑄者,謂之青錢!碧拼幸环N銅色青白的“開元通寶”青錢,精美厚重,超越常制,質(zhì)量較好,有“青錢萬選”之美譽。明代嘉靖年間出現(xiàn)了銅鋅合金的黃銅質(zhì)錢。由于銅鋅合金的黃銅比銅鉛錫合金的青銅更有優(yōu)點,更適合作為鑄錢材料,青銅錢鑄造逐漸減少。明末、清初各朝鑄錢都是黃銅質(zhì)錢。但為什么清代乾隆年間又開始大鑄“青錢”呢?筆者以為這與乾隆年間防止民間私毀制錢有關(guān)。 清朝幣制主要實行銀錢平行本位,白銀與制錢同時流通,日常交易“大數(shù)用銀,小數(shù)用錢”。官府雖規(guī)定白銀一兩換制錢1000文,但實際上銀錢比價隨行就市上下波動。乾隆初年始,因白銀大幅跌價、富戶囤積銅錢、民間毀錢鑄銅器等原因,制錢對白銀比價日益增昂。如乾隆七、八年間(1742—1743)福建省城福州錢價高漲,庫平銀一兩僅兌換制錢750至770文不等。錢價增昂使私毀制錢有利可圖。《清朝文獻通考》記載,乾隆初年,制錢每文重一錢二分,千文約重8斤,而“民間黃銅一斤,其值大率二錢上下,以銀一兩二三錢易錢千文,毀為銅而鬻之,可得銀一兩六七錢!睔уX一千即可獲利白銀四五錢。如果毀錢鑄造為銅器出售,則利潤更為豐厚。因此民間群起仿效,造成制錢緊缺,錢價更昂。 為防止民間私毀制錢,平抑錢價,兩江總督那蘇圖最早提出恢復鑄造“青錢”的建議。因為他發(fā)現(xiàn)江南流行錢文多為“青錢”而少“黃錢”,乃“始知青銅質(zhì)脆,除鑄鏡外,不能打造別項器皿,故青錢無人銷毀!彼親自動手做實驗,證實從青銅中提取錫料所耗費用頗多,足以使毀錢制器者無利可圖,因此建議清廷改鑄“青錢”。此后還有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