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猴子為形象的紀念品,除有官方發(fā)行的生肖猴紀念郵票外,還發(fā)行了貴金屬紀念幣,這是一種傳承,我國清代就鑄行過“馬上封侯”生肖花錢,在民國壬申年(1932),當(dāng)時的中央造幣廠還鑄行過一種臺灣獼猴生肖紀念銀幣(見圖)。1927年北伐軍進入上海,南京國民政府成立。1930年春,上海中央造幣廠正式成立,成為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唯一的國家造幣廠。此幣標(biāo)明中央造幣廠,其前身就是上海造幣廠。1931年民國中央造幣廠剛剛成立之初,就鑄造了一批紀念銀幣,如“三陽開泰”紀念銀幣就是羊年(1931)生肖紀念幣,次年(1932)即猴年又鑄造了“臺灣獼猴”紀念幣。兩種生肖紀念幣,均為精美的銀版畫。
此枚臺灣獼猴紀念銀幣正面造像為一只臺灣獼猴,蹲在一塊珊瑚礁上,側(cè)臉面對,雙目炯炯,面頰有囊,癟嘴含笑,面容和善,透露吉祥;其長臂所指下方即為珊瑚礁,其長尾巴拖在礁石上。此面左側(cè)豎鐫“臺灣獼猴”四字,下方標(biāo)明“壬申”(1932)。此幣背面為一幅春到民俗圖:上方為一銀發(fā)飄飄的老人帶著孫女放鞭炮迎春,小女孩雙手捂耳,看爺爺點炮;小女孩右側(cè)鑄有四角指向東西南北的萬字紋方框,框內(nèi)有倒豎的“春”字,表示“春到”;爺爺和孫女的下方鑄有四人,右邊為一老奶奶拄杖而行,身邊媳婦與其相扶相攜;中間蹲坐一壯漢,其左邊立有一書生,一家人似在商量打理農(nóng)事。此幣右下角標(biāo)有純銀999,表明此幣銀質(zhì)純正。
臺灣獼猴為臺灣特有的物種,此幣獼猴的臉極像一張人臉。臺灣獼猴喜群居,通常是白天活動,而以黃昏或清晨為活動高峰。究其根源,臺灣獼猴的先祖是生長于印度的恒河猴,先是往北遷移,在數(shù)萬年前的冰河時期遷移來臺灣。冰融之后就慢慢演化成臺灣特有的臺灣獼猴,也算是遠古從印度來中國臺灣的移民。
17世紀時,荷蘭人所繪制的臺灣地圖上,將柴山寫成“Apenberg”,意即“猴山”。1989年,柴山開放后,由于登山客積極保護,并開始喂食,所以獼猴不像一般野生動物對人類充滿戒心,成為極易觀察欣賞的對象。柴山上,處處可以看到母猴親昵地照料小猴,以及它們互相理毛的溫馨畫面,堪稱為柴山傳奇。
值得一提的是,1932年猴年,是民國二十一年,選擇我國珍貴物種臺灣獼猴造像而鑄生肖紀念銀幣,除了祥瑞、迎春而外,當(dāng)體現(xiàn)了臺灣為中國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背面人物造像為漢人農(nóng)家生活圖景,更表明大陸、臺灣為一家人。
臺灣獼猴紀念銀幣鑄工精良,造像生動,存世稀少,徑45毫米,重37.5克,尺寸及重量相當(dāng)于龍洋庫平一兩銀幣。時下,龍洋庫平一兩銀幣均在數(shù)萬元、數(shù)十萬元,甚至更高。2011年6月,上海某拍賣公司上拍一品“臺灣獼猴紀念幣”,估價為19.9—38.9萬元;香港某拍賣公司2015年7月曾拍賣過一枚臺灣獼猴紀念銀幣,成交價高達125萬港元?梢,此幣雖不屬行用幣,但其價值不低,值得珍藏、把玩。
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徐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