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時期的五銖錢 |
西漢武帝時期五銖錢 鑒賞講堂之中國古貨幣 10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原院長、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考古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東周秦漢考古、楚文化、考古學禮制文化、古代喪葬制度、古代青銅器、古代貨幣等。 據(jù)《漢書》記載,武帝時期鑄造過三種五銖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罷半兩錢,行五銖錢”。此時是允許各郡國鑄錢,《食貨志》講:“更請諸郡國鑄五銖錢,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焉!惫视址Q之謂郡國五銖,或元狩五銖。至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因郡國鑄錢,民多奸鑄,錢多輕”,所以“令京師鑄官”鑄赤仄五銖,并規(guī)定“賦官用非赤仄不得行”。這就是赤仄五銖。至元鼎四年,因“赤仄錢賤,民巧法用之,不便。于是悉禁郡國毋鑄錢,專令上林三官鑄”,“令天下非三官錢不得行”,“諸郡國前所鑄錢皆廢銷之,輸入其銅三官”。從此全國鑄錢統(tǒng)一于三官,貨幣到此時真正達到了統(tǒng)一。 近些年來,學者通過武帝時期的五銖錢范對五銖錢進行了斷代研究。陜西省博物館所藏五銖錢泥范母上有“巧一”、“官一”等銘記,被認為是上林三官中的“技巧”、“鍾官”的簡稱,此種范母可能是上林三官的遺物。其五銖錢的五字較瘦,交股呈略彎曲形,這大概是上林三官錢的特征。另外,在山東濟南漢東平陵故城及河南洛陽出的五銖錢石范,錢范上的文字比較矮胖,五字書寫各異,有的交股是直的,有的則彎曲程度很大。同一塊石范上有幾種不同的寫法,這是因為石范全憑手工刻成,所以寫法不一致。這正反映了早期階段鑄錢技術的不成熟。而銅范或泥范母,則可用戳印方法制成,所以字體比較一致。因此,將這些地方上所出的早期石范定為各郡國鑄錢用范,應表現(xiàn)了郡國五銖的特點。 根據(jù)上面的錢范和范母,就大致可以辨別武帝時期郡國五銖和上林三官五銖的差別了。一般來講,郡國五銖錢文比三官錢較大,寬且矮,顯得比較肥胖。五字交股有直線的,也有彎曲較大的。銖字的金與朱間距較三官五銖分離較大,金字旁較矮,并且不甚清晰;金字頭為三角形且顯肥大,幾乎成等邊三角形;金字四點較;朱字上下方折,并且上部和下部高度幾乎相等。三官五銖錢文瘦高,五字交股略彎曲,明顯瘦高;銖字的金與朱間距甚小,金字旁還是不清晰,金字頭略變小,三角形的底邊減短,四點較郡國五銖略長;朱字上下方折,但上部短,下部長。 目前對赤仄五銖的認識還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