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沉銀江段。
20余錠銀錠出水時間:2005年和2011年出水地點:岷江大橋往下游方向500米處
金銀賞功幣出水時間:2011年出水地點:岷江大橋至鎮(zhèn)政府一線江中
2005年、2011年相繼發(fā)掘的銀錠。
2公斤銀飾品出水時間:2005年和2011年出水地點:張獻忠沉銀遺址保護區(qū)內
一頁金封冊出水時間:2011年出水地點:彭山岷江大橋以上江中
2011年出水的國家一級文物金封冊已成為“鎮(zhèn)所之物”。
“這頁金冊,規(guī)格比圣旨還要高!”1月6日,眉山市彭山區(qū)文管所辦公桌上,所長吳天文面前,擺滿銀錠、碎銀、金銀賞供幣和金封冊等文物。
這些文物從張獻忠沉銀地——彭山區(qū)江口鎮(zhèn)岷江河段出水,集中出水時間分別為2005年和2011年。而這次集中亮相,系“張獻忠江口千船沉銀”傳說被證實之后,彭山首度將其公開。
去年12月25日,國家文物局組織國內10位權威考古專家、歷史專家,蒞臨彭山上演“尋銀訣”,并聯(lián)名出具《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研討會專家意見書》,基本確認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為張獻忠沉銀中心區(qū)域之一。 2公斤銀飾品鐵證張獻忠入川打劫
歷史上,明朝末年農民軍領袖張獻忠與李自成齊名。1644年,張獻忠占領四川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兩年后,張獻忠在四川西充中箭身亡,而他擁有的巨額財寶卻不知去向。
張獻忠財寶去了哪兒?考古界將其譽為世界三大寶藏之謎之一。
成都民謠“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講述的就是張獻忠兵敗退出成都時,把“大西國”金銀財寶秘藏起來,誰發(fā)現(xiàn)了石牛、石鼓記號,就有可能 找到“大西國”神秘寶藏。圍繞藏寶之謎,坊間說法不一。有埋錦江河底說,有隨船沉入岷江說,也有埋青城山說,等等。其中,彭山江口岷江河段張獻忠“千船沉 銀”說,最受關注。
1月6日下午,吳天文首先拿出一小袋碎銀。他說,像這樣的碎銀,他們所藏約2公斤。出水時間為2005年和2011年,地點位于現(xiàn)張獻忠沉銀遺址保護區(qū)內,方圓100萬平方米。
拿起一片銀飾,吳天文說,這是木箱卡扣,用銀子做成,可見箱子里裝有更貴重的東西。“這是耳環(huán)、這是耳釘,全是民用銀飾品。從質樣看,極有可能是張獻忠打家劫舍而來。因此,這些碎銀就是張獻忠入川打劫的鐵證! 20多錠銀錠吻合張獻忠入川行軍路
彭山區(qū)文管所庫房內,吳天文和同事拿出10多個拳頭大小的銀錠!斑@些是刻有文字的,還有10多個沒有刻字!眳翘煳哪闷鹨粋銀錠,上有“大西眉州征完元年分半征糧銀五十兩一定,銀匠右閔季”的字樣。
銀錠出水時間主要集中在2005年和2011年。對于第一次發(fā)現(xiàn),彭山文管所有著詳細記載。
2005年4月20日,彭山引水工程在江口鎮(zhèn)岷江江心進行施工。其間,一輛挖掘機在距地表2.5米左右的地方挖出一圓木并從中散落7件銀 錠,由施工民工全部撿走。經過文物部門和公安部門努力,收回所有流失銀錠,并收回已被損毀的貯藏銀錠的木筒!熬唧w發(fā)現(xiàn)地應該是岷江大橋往下游方向500 米處。”吳天文說。
“大西是張獻忠國號,從字樣內容來看,說的是這錠銀子,是在眉山征收的糧稅,有五十兩!眳翘煳恼f,彼時一兩大概是37克,五十兩相當于現(xiàn)在3斤多。
由于長年沉浸江水中,銀錠外部已氧化,呈黑色,部分有殘損!般y子純度,大概在95%以上,除眉州,還刻有湘潭、京山、贛州等字樣!眳翘煳恼f,據(jù)文獻記載,張獻忠行軍路線也是經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之后入川,銀錠正好與之吻合。一頁金封冊全金打制重達700多克
“這批文物中,還有一件最有文物價值的東西!睂€y錠收歸管庫后,吳天文從所管庫里,抱出“鎮(zhèn)所之物”金封冊。這頁金封冊長約20厘米,寬約10厘米,上書“大西大順二年……”等29字。
據(jù)吳天文介紹,這頁金封冊出水時間為2011年,出水地點位于彭山岷江大橋以上江中。
2011年4月19日,在岷江河道取砂石過程中,出土大量文物。因現(xiàn)場人員眾多,出現(xiàn)哄搶現(xiàn)象。這些文物一部分得到了文物部門及時清理,一部份卻被施工民工和當?shù)厝罕姄熳。被撿走文物經相關部門共同努力,部分被征集和追繳回來。其中便有這件寶貝——金封冊。
吳天文指著上面小洞介紹,這頁金封冊應是封面,內容大致是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后,頒布政令法規(guī)!敖涜b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钡降子卸嗌夙摚瑓翘煳囊舱f不上來。
影視作品里,聞聽圣旨到,達官顯貴無不老老實實下跪,恭恭敬敬聆聽。“比起圣旨,金封冊規(guī)格還要高一些!”吳天文說,圣旨是“皇帝詔曰”, 金封冊所刻是“皇帝制曰”。再論顏值,金封冊更是全部用黃金所制,這一頁重量達700多克,亦完爆圣旨。兩枚金銀賞功幣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在吳天文展示文物中,還有兩枚圓幣,一金一銀,中鏤空呈方形,刻有“西王賞功”的字樣!斑@類似于現(xiàn)在的軍功章,是當時張獻忠封賞用的!
資料顯示,西王賞功錢,是張獻忠所鑄造的非流通貨幣。相傳有金,銀,銅三品,皆世所罕見,是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西王賞功存世罕見,早年所知金、銀皆為孤品,后在彭山區(qū)有新的發(fā)現(xiàn)。2011年嘉德春拍出品金質、銀質西王賞功各一,金質成交價格230萬 元,銀質以55.2萬元成交。目前金銀銅三品仍然為珍品,根據(jù)出水情況,銀質稍多,金和銅均罕。根據(jù)品相成交價維持在數(shù)十萬元不等。
據(jù)吳天文介紹,該賞功幣集中出水于2011年,出水地點位于彭山岷江大橋至鎮(zhèn)政府一線的江中。江口沉銀挖掘史第一季·清朝三次挖寶,兩次“空歡喜”
在彭山文管所,有一本《彭山縣志》。上面這樣記載:“乾隆五十九年,冬季,漁者于江口河中獲刀鞘一具,轉報總督孫士毅,派員赴江口打撈數(shù)日,獲銀萬兩并珠玉器等物”。
吳天文說,從記載看,清政府這次組織大規(guī)模打撈行動,確有所得,但寶物的數(shù)量,有浮夸之嫌!笆聦嵣,當時人力、財力和物力,是很難做到的!币虼擞欣碛蓱岩,仍有大量沉銀在江底。
清政府第二次江口挖寶是在1838年,第三次是1853年,均無所得。
第二季·民國淘金十個月獲三筐小銅錢
1937年冬,楊白鹿將從他人手中得來的張獻忠藏銀圖紙向好友——當過師長的馬昆山透露,后由范紹增出面奔走磋商,成立“錦江淘金公司”,開展打撈工作。
他們照原圖紙方位丈量、細密探索,推斷出埋藏金銀地點,位于望江樓下游對岸原石佛寺下面三角地段交叉點左側接近江心的江邊。1938年冬季,趁河水較小,加速開挖但無獲。
第二年秋,水退后又繼續(xù),上百人前后歷時十多個月,果真挖出一個大石牛,還挖出大石鼓。然而,歷史卻開了一個大玩笑:工人們奮力挖出來的,不是金銀,只有3大籮筐小銅錢!敖疸y萬萬五”杳無蹤影,民國轟轟烈烈挖銀事件,也只好草率收場。
來源: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