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有異 不一定珍品 |
收藏者要了解清楚次品與珍品的差別
本期鑒定:廣東省錢幣學會草芳老師 問答說明:讀者可將藏品圖片發(fā)至linlin@gzdaily.com進行咨詢,務必選用高度清晰照片。 說明:本欄目所鑒定的作品均基于讀者所提供的原照片,如需進一步鑒定需要觀看實物。 景佑元寶上的“景”字少了一橫是精品,開元通寶的“通”字不清晰是珍品,天圣元寶背后有“一”字字樣是特別稀少的版本……這種想法在古錢幣初學者身上隨時可見。由于鑄造水平不穩(wěn)定,古錢幣往往因為“漏銅”而出現(xiàn)一些與書本標本有細微差別的“次品”,極為普通。收藏者要了解清楚次品與珍品的差別,不可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在藏品上。 由于工藝水平的局限,古代即使是同時代鑄造的錢幣也有所差異,在資深收藏者心目中,收藏不同版本的古錢幣并進行研究是古錢幣收藏的最高境界。在市場中,不同版本的古錢幣價格可能相差很遠。以開元通寶為例,普通者可能僅為1元,而版本珍貴者卻可達數(shù)千元。 如在中國嘉德拍賣專場中,一枚開元通寶背上月大錢拍出5824元,一枚“通”下星成交價為5040元,背上仰月折十價格為4620元。 又如讀者收藏的元豐通寶雖然只是普通品,但是在幣市場上,曾有背上月下星小平錢以5280元成交,隸書小平錢的拍賣成交價為3136元。決定不同版別古錢幣的價格,一般以存世量的多少為根據(jù)。 這種現(xiàn)象令部分初學者產(chǎn)生誤解,以為與書本上的“標準件”相比較有差別的就是“不同版本”,價值一定高;甚至有人將其定位為“錯版”。其實,由于早期鑄造水平不穩(wěn)定,時常會出現(xiàn)“漏銅”現(xiàn)象,也就是銅水蔓流而成的痕跡。在資深收藏者眼中,這種錢幣與次品甚至廢品無異。 草芳老師認為,這種藏品很可能滿足部分收藏者的獵奇心理,但是不屬于版別現(xiàn)象,大多數(shù)收藏者不會接手。收藏者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收藏,但不要對其市場價值期望過高。 讀者:該枚開元通寶(見上圖)的面文是雕刻而成,“通”字不能雕刻清楚,應是精品。 鑒定:開元通寶于唐高祖武德四年所鑄,初唐、中唐、晚唐均有鑄造。普通的開元通寶價格為一兩元,珍稀者可至數(shù)千元。從圖片看,該枚幣極為普通。這種所謂“雕刻而成”情況是鑄造過程遺留的,不是雕刻,而是漏銅。 讀者:此錢是雕模(見上圖),面文有一個動物圖片,左邊厚右邊薄,打磨措光而成。錢文未雕刻完,背穿精美。該幣應是國內(nèi)孤品。 鑒定:這種情況屬于鑄造過程的“漏銅”,“動物圖片”的說法是收藏者強加于藏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