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郵卡專版 > 正文
 
中國青年報 的好文章(戴初)
發(fā)布日期:2004-11-12 7:4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中國青年報 的好文章(戴初) 企不分與民奪利 郵市頑疾怎能“一銷了之”? 中國青年報 單小亮 10月下旬,一個史無前例的郵界高層論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然而令很多與會集郵代表感到失望的是,會上既沒有聽到郵政當局扭轉低迷郵市的實質性回答,也沒有看到振興中國郵市的長遠規(guī)劃。 “銷毀,也是治標不治本!奔]愛好者、郵評專家許少懷老先生接受筆者采訪時說。 他指的是,9月27日,國家郵政局公布清單——4月至7月,國家郵政局共銷毀了1992年至2001年10年期間全國各地郵政局、集郵公司庫存的紀念特種郵票32.2l億枚,面值金額34.41億元,占同期庫存總量的94%。這是近年來最大的一次郵票銷毀行動。 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出人意料地承認,近10年的郵票發(fā)行政策存在失誤,并提出今后“官不與民爭利”的說法。此言一出,引起巨大波瀾。 惡炒新郵,深幅打折,就連政府發(fā)行數(shù)量都沒個靠得住的譜兒……昔日繁榮一時的集郵行業(yè),咋變成今天這般混亂?  銷毀是個利好 政府救市能走多遠 32.2l億枚,面值金額34.41億元,占同期庫存總量的94%。一次銷毀如此規(guī)模的庫存郵票,國家郵政局重振郵市的用心可謂良苦。但銷毀清單公布至今一個多月,低迷了7年的郵市,似乎并沒有回暖的跡象。 對這次大規(guī)模的郵票銷毀行動,雖有個別人士冷眼旁觀,但大多業(yè)界人士認為,這是一項具有特殊意義的政策利好,至少可以認為是對今年3月全國人大會議上30多位人大代表“解救郵市”議案的一種善意回應。 郵評人士張健初認為,近10年來,我國的郵市已多次走入新郵印量擴容、減量、再擴容的怪圈。 現(xiàn)任安徽省安慶市收藏家協(xié)會副會長的張健初認為,郵票發(fā)行政策上出現(xiàn)的偏差和失誤,導致了10多年來國家發(fā)行的大量編年票、小型張超過了社會需求,大量沉淀,進而以低于發(fā)行面值的價格長期在市場上打折傾銷,導致群眾集郵活動萎縮、集郵愛好者大量流失,郵市蕭條,影響極其惡劣。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成了擺在郵政主管部門面前最棘手的難題,F(xiàn)實中,郵政主管部門往往會以政府身份介入,以政策來挽救郵市,而對庫存郵票進行集中銷毀則是其中一個重要手段。 近年來的幾次郵票銷毀事件都對郵市行情產生過影響。1996年的銷毀行動,使1997年郵市行情出現(xiàn)暴發(fā)性反彈;而2002年的銷毀行動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此后的郵票市場行情持續(xù)低迷,直至今日。 有關人士指出,對郵票行情而言,郵票銷毀行動總體上是利好,但其實施時間與落實程度,卻會對結果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在幾年前,政策對郵市確實起著決定性作用,只要一項利好政策出臺,郵價就能連上幾個臺階,人們戲稱為“政策市”。因此,每當郵市低迷時,一些市場人士都會眼巴巴地期盼著政策救市。 可是從1997年下半年起,政策的作用就不再那么靈了。利好消息頻頻出臺,卻未能再次激起郵市的波瀾,反而呈現(xiàn)日趨衰退的趨勢。 張健初認為,郵市畢竟是市場,郵票市場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更需要穩(wěn)健的市場調節(jié)與規(guī)范。 部門利益左右打折票 郵票期待價值回歸 郵評人士長弓認為,銷毀工作不是萬能藥。“原來打折的仍在打折,新出的繼續(xù)在打折,銷毀的是1992年至2001年的郵品,熱鬧的卻是2003年至2004年發(fā)行的郵品,郵市存在的問題并未得到徹底解決。” 打折票為何對郵市打擊如此之大?筆者了解到,集郵者購買郵票,是因為郵票具有儲值、增值功能,但這種功能的實現(xiàn),需要有相關郵票發(fā)行政策的保證。按照國際慣例,一年發(fā)行期后,郵政部門對剩余庫存郵票均要銷毀,以保證一定的郵票存世量和市場流通量,使郵票增值成為可能。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規(guī)范發(fā)行政策的保障,特別是如果發(fā)行量沒有限制,郵票儲值、增值將成為泡影,郵市也將陷入蕭條。 可最近10年來,我國紀特郵票的發(fā)行已遠遠超過市場承受能力,而且一直沒有按國際慣例進行及時銷毀。這導致了大量積壓,打折郵票大量出現(xiàn),低于票面價格的郵票在郵市長期傾銷,不僅打擊了集郵者的信心,侵害了他們的合法利益,也影響了中國郵政的信譽和形象。 有消息稱,我國自1992年至2001年間發(fā)行的編年票總值有300多億元,而國家郵政局這次銷毀的34.41億元只是其中的10%,而且這次銷毀的都是庫存貨,數(shù)量有限,對目前郵市結構的改變不會起到什么作用。 四川集郵愛好者許少懷認為,1997年之后,郵政高層把發(fā)行郵票、郵品作為扭虧創(chuàng)收的重要手段,制定了一系列違反市場經濟規(guī)律、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錯誤政策,直接導致郵票深幅打折,郵市幾乎崩盤,集郵隊伍日益萎縮。 據(jù)許少懷介紹,長期以來,紀特郵票一直被排斥在寄信使用大門之外,實際喪失了郵資憑證的功能,就連正常郵票可貼包裹的政策落實起來也舉步維艱,許多高面值郵票沒有合適的消費途徑,郵票本身的價值得不到回歸。 郵票發(fā)行依據(jù)遭質疑 張健初指出:“中國郵市出現(xiàn)今天的局面,完全是郵票發(fā)行部門的失誤造成的。”南京郵票研究專家李茂長也撰文指出,此次郵票行動,絕非常規(guī)意義上的銷毀行動,因為這次銷毀的,并不是剛剛超過發(fā)行期的2003年的郵票,而是1992年至2001年的庫存積壓郵票,是“10年超量發(fā)行,一次算總賬”。 郵政管理高層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承認:發(fā)行量過大,對市場需求的判斷有誤。此番講話引來一片噓聲,人們紛紛對我國郵票發(fā)行依據(jù)的標準進行質疑。為何會積壓這么多郵票?當年剩余的郵票緣何沒有及時銷毀?郵票發(fā)行量到底誰說了算? 業(yè)界經常提及的一個例子就是1997年發(fā)行的香港回歸金箔小型張。郵政部門預測市場需求量會很大,一口氣印了2000萬張,每張面值50元,總面值就是10億元。結果郵票市場在重壓之下驟然崩盤,一蹶不振。 張健初認為,發(fā)行量的不可遏止,完全是利益趨動。造成當前郵市低迷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打折票泛濫,二是郵政信函業(yè)務的減收,三是集郵公司違規(guī)放貨。 他舉例說,2002年,國家郵政宣布贏利6000萬元,而實際上經營任務沒有完成,于是增發(fā)了不在發(fā)行計劃之列的“青藏鐵路開工紀念”小型張,發(fā)行量1450萬枚,面值8元,總價值1.16億元,郵政就從這1.16億元中順利完成了“扭虧為盈”的目標。張健初當時就很疑惑,青藏鐵路在此半年前開工,這時來個半周年紀念有何意圖? 據(jù)了解,我國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發(fā)行量一向很大,從1996年起,國家郵政局連續(xù)4年平均發(fā)行量在2000至3000多萬套,遠遠超過我國集郵人數(shù)不足1000萬(現(xiàn)已不足200萬)人的承受量。即使在郵迷人手一套的情況下,仍有大量郵票集中在郵商手中或郵政局的庫房中。一旦行情有所轉機,這些“垃圾票”便大量涌出,成為摧毀此輪行情的“定時炸彈”。 郵票的發(fā)行量如此混亂,難道郵政部門就不擔心后果嗎?張健初指出,郵政部門根本就不怕發(fā)行過量,大不了一“銷”了之,這是郵政部門慣用的手法,反正郵票成本不值幾個錢。 他認為,郵票就像人民幣一樣,發(fā)行量應該由市場決定,郵政部門應科學地判斷市場需求量和郵票發(fā)行量,而不是要發(fā)多少就發(fā)多少。否則,只能是打折郵品泛濫成災、集郵者和消費者埋怨、郵市低迷,還會殃及郵政信函業(yè)務,“喝自釀的苦酒”。 再者,由于郵市交易不規(guī)范,沒有成熟的交易規(guī)則,使得某些地方的集郵公司違規(guī)放貨,郵商蓄意炒作,加劇了郵市的動蕩和混亂。 近兩年,郵政高層接連出臺了一系列拯救中國郵市的利好政策,給市場注入了一針“止痛劑”。9月15日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紀特郵票銷售管理工作的通知》就受到行業(yè)人士的肯定。  郵票發(fā)行體制已成頑疾 政企分開何時實現(xiàn)  今年3月的人大會議上,楊先龍等30多名代表聯(lián)名提出議案,提出7項挽救中國郵票市場的具體建議,第一條就是“從根本上改革郵資票品的發(fā)行體制,集郵公司和郵政部門應該實行政企分開”。他們同時指出,集郵公司應當脫離郵政部門,同廣大消費者一樣向郵政部門購買郵票,而不得享受任何打折優(yōu)惠。  據(jù)了解,楊先龍代表曾收到過國家郵政局的書面回復,但楊對回復內容并不滿意。因為議案中要求郵政部門進行體制改革、實行政企分開這一核心內容,并沒有得到實質回答,更沒有看到郵政部門的具體行動。 楊先龍曾表示,郵政部門應當標本兼治,銷毀郵票是治標,體制改革才是治本。這期間也曾有媒體指出,郵政部門對體制改革的不動聲色是“郵政行業(yè)利益與社會利益發(fā)生沖撞時的一種痛苦和無奈”。 那么,沖突的原因何在?張健初認為,官商一體、政企不分是造成“官與民爭利”的根本原因,這無異于直接從用郵者和集郵者口袋里掏錢。 他還指出,國家郵政部門有關負責人提出“官不與民爭利”的說法,把集郵公司說成是“官”,足見郵政體制方面政企不分的事實。 根據(jù)我國《郵政法》規(guī)定,郵票應由國務院郵政主管部門發(fā)行,而集郵公司只是郵政衍生出的商業(yè)機構,政府只是將部分業(yè)務轉授給集郵公司代理。但事實上,“集郵公司卻成了郵票發(fā)行權的主宰者”。張健初指出,集郵公司只是一個企業(yè),沒有資格涉及發(fā)行,更沒有資格壟斷發(fā)行。他還指出,目前全國其他行業(yè)幾乎都已政企分開了,惟獨郵政等極少數(shù)行業(yè)沒有改變。 張認為,今年以來,郵政部門進行的一系列努力,讓許多集郵者又看到了希望。先是規(guī)定郵寄包裹可貼用郵票,然后是銷毀大量庫存,進而又出臺了整治內部紀律的文件。但是,有關全局的郵票發(fā)行體制改革卻進展緩慢。 郵市將向何處去?張健初認為,一要看國家郵政局對代表們的議案的落實程度,二要看2005年以及以后幾年的新郵發(fā)行情況,三要看國家郵政部門能否真正啟動郵票發(fā)行體制改革并堅持下去。
    匿名發(fā)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怎樣提升集郵凝聚力應為論壇主題 謝元宏 下一篇:面值2元如今市價5700“牡丹”小型張溢價千倍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成立 9月8日磁卡行情報價(

最新資訊

·金價反彈餡餅還是陷阱?理財師:近期具
·9月25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地球上最為奇特的動物 
·女人在婚姻中需跨越的幾道坎 
·女人在婚姻中需跨越的幾道坎 
·夢幻島酒店告訴你什么才叫奢華
·明星股民踩中雷曼地雷 李嘉欣虧掉一個
·4300年的英國“巨石陣”之謎被破解(圖
·秀美迷人靚妹妹
·極致美女林娜 [13P] 

經典美圖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百年成妖, 售樓小姐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