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先秦布幣簡介(品泉閣主有刪減)
平首布
是由空首布演變而來,鑄行于三晉(韓、趙、魏)、兩周(東周、西周)楚、燕、中山等國。體形薄小、首部扁平、長方形,周緣有郭。肩有圓肩、平肩、聳肩三種,腰有直腰、束腰兩種,襠有方襠、弧襠、圓襠、尖襠四種,足有方足、尖足、圓足、圓足、類方足五種。錢面中間,多有一道豎紋,豎紋兩側(cè)鑄地名與幣值單位,背部多平素?zé)o紋,少數(shù)有陰刻足。面中間無豎紋,或中間一豎紋,兩側(cè)斜紋,鑄數(shù)字或重量單位,多以“釿”為單位,有“二釿”、“一釿”、“半釿”三等制;或以“朱”、“兩”為單位,有“一兩”、“十二朱”二等制。
按其錢體形制,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即:弧襠方足布、銳角方足布(異形平首布)、聳肩尖足布、圓肩圓足布、圓足三孔布、平襠方足布。從出土情況來看,約有300余種。具體介紹如下:
弧襠方足布
戰(zhàn)國早、中期魏國鑄幣,流通于三晉、兩周等地。其特點(diǎn):平首、平肩(或圓肩)、圓襠或弧形方足。錢面鑄地名和幣值單位,以“釿”或“寽”為單位,如:
A、“安邑二釿”、“安邑一釿”、“安邑半斬”。其中“安邑”戰(zhàn)國初為魏國都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釿”為貨幣單位。錢面微鼓、鑄造厚重、背無文。正書者背鑄“安”字,或首部、背部陰刻文“夸”字。
1956年以來在山西芮城、陽高、湖北天門、河南新鄭、洛陽等均有出土。二釿布通長6.4—6.8、足寬4—4.2、重17.5—32.3克。一釿布通長5.2—5.6、足寬3.4—3.5、重11.2—17.5克;半釿布通長4.2-4.7、足寬3.3-3.5、重6-8.1克。
B、“甫反一釿”、“甫反半釿”!案Ψ础蓖ㄗ鳌捌眼唷,戰(zhàn)國屬魏,在今山西永濟(jì)縣東南!扳Y”為貨幣單位。鑄造厚重、背平素。1958年以來河南洛陽、山西運(yùn)城、萬榮等地有出土。一釿布通長5—5.4、肩寬3.2、足寬3.4厘米,重12.9-15.6克,不多見。半釿布通長4.2、肩寬2.6、足寬2.9厘米。
C、“易二釿”、“易—釿”、“半釿”。“易”通作“陽”,戰(zhàn)國屬魏,在今陜西神木縣東。鑄造厚重、背平素、倒書。1958年以來,河南洛陽、山西運(yùn)城等地有出土。
二釿布通長6.0—6.6、足寬3.9—4.1厘米,重3l克。一釿布通長5—5.6、肩寬3-3.3、足寬3.1-3.5厘米,重13—15.9克。半釿布通長3.9-4.1、肩寬2.5、足寬2.8厘米。半釿、—釿為平肩,二釿為圓肩。
D、“垣釿”!霸惫诺孛,戰(zhàn)國屬魏,在今山西垣曲東南,“釿”貨幣單位。圓首有穿孔、面背有周郭、背無文、弧足倒書,鑄造輕薄。通長5.6、肩寬3、足寬3.4厘米。
E、“陰安”、“陰安二”!瓣幇病惫诺孛瑧(zhàn)國屬魏,在今河南清豐縣北。鑄造稍厚,首部有穿孔或無穿孔、面背有周郭、背無文。大型通長4.6--4.9、足寬3.3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