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荒時代的希望之星 |
發(fā)布日期:09-03-05 08:12:27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作者:陳聯(lián)廷 |
唐代中后期發(fā)生“安史之亂”后,社會動蕩,經(jīng)濟開始走下坡路。再加上唐肅宗濫發(fā)“乾元重寶”虛值大錢,更引起社會動蕩,物價上漲,民不聊生。唐代宗、德宗為解決出現(xiàn)的“錢荒”曾采取過一些解決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獎勵開礦,增爐開鑄新錢!短茣な池浿尽份d:“大歷四年,戶部尚書第五琦奏請于絳州(今山西新絳)汾陽、銅源兩監(jiān)增爐鑄錢,代宗許之!庇州d:“建中元年,戶部待郎韓涸上言,商州(今陜西商縣)有仁崖出銅很多,請于洛源置爐鑄錢,德宗從之!边@兩處文獻,都未提及鑄的是什么錢,有人認為可能就是大歷元寶和建中通寶年號錢。 這兩種錢幣,最早資料見于道光二年(1822年)。清古錢學家劉燕庭在北京齊化門(今宣武門)小市得大歷元寶錢七八枚、建中通寶一枚、“中”字錢一枚、“大”字錢一枚(“中”字“大”字是與大歷建中的省文)。在近代的考古發(fā)掘中,很少在中原地區(qū)窖藏中發(fā)現(xiàn),僅在新疆庫車一帶的龜茲廢墟中有數(shù)量極少的發(fā)掘。 筆者收藏的大歷、建中花穿錢銅色昏暗,制作粗劣,但銹色老道,古樸蒼桑,且為厚重型樣錢。建中通寶文字漫晦,目視不清,放大鏡下隱約可見錢文。兩錢古銹入骨,銹含“沙化”,是典型的新疆地區(qū)出土特征。加上兩枚錢都是花穿錢,即在錢穿部位有些微妙變化,穿孔有明顯的沖鑿“缺口”,穿似花朵,孔呈八角。試想,有哪個造假者敢冒毀錢牟利的危險,用珍稀古錢去鑿穿口?故當為真品無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