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通寶”篆文精妙 |
發(fā)布日期:12-07-11 08:47:24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作者:陳曉友 |
吳三桂是歷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其作為明朝鎮(zhèn)守山海關(guān)的主將功勛卓然,然而在降清、反清經(jīng)歷中卻因一己私欲不顧民族大義,向為國人指責。 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清廷為改善財政窘迫,詔令削藩。吳三桂不甘心自己苦心經(jīng)營多年的權(quán)貴旁落,聯(lián)合廣東尚可喜、福建耿精忠,三藩舉兵作亂。為應(yīng)付龐大的軍事支出,吳三桂利用滇銅礦資源優(yōu)勢自鑄銅錢流通,銅錢初名稱為“利用通寶”。 1678年,吳三桂在湖南衡州(今衡陽)建立大周國,自立為帝,年號“昭武”,以年號為幣名鑄“昭武通寶”銅錢,分小平和背“一分”大錢兩種!罢盐渫▽殹卞X鑄期雖一年不到,但至今存世卻不少,篆書版小平錢和篆書版背“一分”大錢非常少見。 “昭武通寶”背“一分”篆書大錢鑄工精湛,為同時期南明銅錢制式,“一分”是對銀作價權(quán)銀計價單位,非今天意義上的一分幣。此枚“一分”古錢品相絕好,錢徑3.6厘米,穿徑0.9厘米,地張平整、銅質(zhì)精良、窄緣薄肉、書文精妙、文字深峻,似雕刻美品。 中國銅錢篆文書法從先秦到宋遼金為鼎盛時期,元代稀見,到明末清初,除鄭成功鑄篆書“永歷通寶”外幾乎再無篆書體錢文面世。此品“昭武通寶”篆書文銅錢篆文精妙,打破了自明初300余年古錢文字單調(diào)、呆板不變的模式,它給古錢收藏愛好者帶來了豁然、舒展之感。 有史為證,歷代亂臣權(quán)貴為爭天下自鑄幣者都短命,如漢代王莽的泉、貨、十布,唐時安祿山、史思明的得壹順天,清三藩王的利用、昭武、洪化、裕民。但它們的存世為今人研究歷史留下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