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慶 陳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fēng)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這首詞是由南唐著名詞人李璟所作,該詞感情真摯,風(fēng)格清新,韻味惆悵,開辟婉約派之先河。作者李璟不僅是為詞人,同時也是一位走向沒落王朝的皇帝。
李璟(916—961),初名景通,字伯玉。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李璟即位后開始大規(guī)模對外用兵,消滅楚、閩二國。他在位時,南唐疆土最大。不過李璟奢侈無度,導(dǎo)致政治腐敗,國力下降。李璟好讀書,多才藝。常與寵臣韓熙載、馮延巳等飲宴賦詩。詞賦直追陳后主,與其子李煜并列為南唐著名詞人。961年逝世,時年四十六歲,葬順陵。廟號元宗,謚號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其詩詞被收錄《南唐二主詞》中。
圖中所示的保大元寶系鑄造于南唐中主李璟保大年間的,直徑33.35毫米,面文“保大元寶”四字有八分書遺風(fēng),背文單字“天”;制作較為考究,書風(fēng)粗獷,傳世品包漿,錢幣大家孫鼎舊藏,現(xiàn)藏于上海博物館。八分書是隸書的一種,人們把帶有明顯波磔特征的隸書稱為“八分書”,亦稱“分書”或“分隸”。該錢系泉家珍藏之大名譽品,極為珍貴,昔日曾入列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孫鼎(1908—1977),號師匡,安徽桐城人,機電高級工程師,全國第三、四屆政協(xié)委員、民建中央委員。孫鼎自幼失怙,3歲喪母,11歲亡父,從小由天津的舅父周叔弢撫養(yǎng)成人。周叔弢(1891—1984),原名暹,字叔弢,安徽東至人,著名政治家、 實業(yè)家、收藏家。周叔弢是我國民族工商界的杰出代表人物,周氏家族人才輩出,周叔弢祖父是清末曾任兩廣總督、兩江總督的周馥,周叔弢的父親周學(xué)海、四叔周學(xué)熙,即周馥是孫鼎的曾外祖父,周學(xué)海是孫鼎的外祖父。孫鼎自幼受舅父周叔弢熏陶愛好收藏,尤其以收藏青銅器、封泥、錢幣等金石類藏品為主。孫鼎與錢幣收藏家馬定祥是好友,他們經(jīng)常在一起切磋、研究,對特別珍稀的古幣,更是愛不釋手。解放以后,由于各種因素,大批的珍稀貨幣在市面拋售,卻無人問津。但孫鼎因其家族資產(chǎn)豐盈,且自身收入較高,對于只要是自己的喜歡的錢幣,任何一個也不錯過。馬定祥也時常幫助孫鼎搜集高檔錢幣,杜絕珍稀古錢幣外流。1960年2月,孫鼎響應(yīng)國家號召,將31件珍貴的歷史文物全部捐獻給國家,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褒獎!拔幕蟾锩敝,孫鼎慘遭迫害審查達8年之久。1977年9月22日,因癌癥逝世于上海,享年67歲。1979年,其家人遵照孫鼎的遺愿,將其生前所藏2008件文物悉數(shù)捐獻給上海博物館。
關(guān)于保大元寶的鑄造地問題,歷來頗有爭議,單從面文上看,保大系南唐李璟繼位后的第一個年號,是錢應(yīng)為南唐所鑄。但其形制與背文“天”字,存有楚地馬氏鑄錢的遺風(fēng),故又有楚鑄之說。南唐鑄幣說認(rèn)為:保大錢是李璟派兵攻入潭州(今湖南長沙)滅楚后所鑄,其背文銘以“天”字,只是因循楚地鑄錢舊制,是一種紀(jì)念形制。楚鑄說則認(rèn)為:保大錢系馬殷之子馬希萼歸附南唐時用其年號所鑄。據(jù)史料載:自楚王馬殷開天策府以后,其鑄錢背文多有“天、策、天策、天府”等字。馬殷死后,曾遺命自次子馬希聲以后,王位由諸兄弟依次繼立,違者斬之,結(jié)果造成了諸子爭位,內(nèi)亂迭起的局面。馬希聲在位二年卒,而后馬希范繼立,再后馬希廣為王,馬希萼因爭位不勝,遂與師大動干戈。后漢乾佑元年(948),南漢攻楚,相繼占領(lǐng)了楚地賀州、昭州。馬希萼也于次年秋組成靜江軍攻打潭州,被馬希廣打敗后,經(jīng)過一年調(diào)整,又重新大舉進兵,自號順天王,并向南唐稱臣求助。潭州失陷后,馬希萼自稱楚王,襲天策上將軍職。不久馬希崇發(fā)動宮廷政變,自立為王,囚馬希萼于衡山而在其內(nèi)亂,南唐遣大將邊鎬率兵直趨潭州,馬希崇投降,楚滅。是品”保大元寶”背“天”大錢,其文字雄健深峻,形制敦厚樸拙,與楚錢風(fēng)范極類,應(yīng)為馬希萼奉南唐為正朔所鑄,故面文用南唐年號,背文則保留了楚鑄舊制。
來源:收藏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