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貨六銖錢背后的故事

15-07-08 10:44:32 中國集幣在線 發(fā)表評論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太貨六銖是南朝陳宣帝陳頊太建十一年(579)鑄行的一種錢幣,此錢銅質優(yōu)良,輪廓整齊,錢文瑰麗勻稱,鑄造精妙絕倫,居南朝之冠。太貨六銖錢文為玉箸篆,玉箸篆又作“玉筯篆”,顧名思義,字體筆畫粗壯,猶如玉箸一般線條。此錢大小雖為小平錢,然當屬虛值大錢;它與五銖錢等重,一枚卻相當于五銖錢十枚。如此虛值大錢,百姓怨聲四起,紛紛抵制使用。

  陳朝,封建社會是唯一一個以姓氏為國號的王朝,也是南朝的最后一個王朝,國祚僅32年,其間鑄幣有“天嘉五銖”及“太貨六銖”。后者為將滅之際所鑄,然無論從書法角度還是鑄造工藝角度來說,它都是一件藝術佳品。令人費解的是,在直讀玉箸篆的錢文中,“太”字比以往寫法多出一個點,猶如淚水滴漣。而右文“六”字,更是如同一人形,其雙腳呈八足開,雙手作叉腰狀,儼然是在叉腰哭泣。史載,南北朝時凡哭喪者皆作站立叉腰狀。在當時百姓認為此錢是在“叉腰哭天子”,乃“喪錢”,為不祥之兆。奇怪的是,陳宣帝陳頊真的就在一片哭聲中駕鶴西去了。舊時有詩云:“陳頊六銖始鑄成,一銖增后難權衡,存亡天子共太貨,六字叉腰哭幾聲!

  陳頊死后,他的兒子陳叔寶繼位,即陳后主。這是個實實在在的昏君,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與妃嬪、文臣游宴,制作艷詞。公元589年(禎明三年),隋軍入建康,陳叔寶被俘,自此國除。陳后主曾做的《玉樹后庭花》如下:“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tài)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荒唐至此如同杜牧詩中所言:“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果真是百姓的怨氣聲,使幣文中的讖語應驗了?筆者認為實乃咎由自!

  傳世的“太貨六銖”存世較為稀少,價格已過千元。形制基本相同,少量帶有甲痕;還有一種為邊爐所鑄,僅書“六銖”二字,少見。余藏有一枚,直徑25.5毫米,厚1.6毫米,為青銅質,穿口精修,書體優(yōu)美;地章平整,銅質優(yōu)良,當屬初鑄正樣。其鑄造方法無從考證,但因其帶有甲痕鑄幣,筆者認為應是翻砂鑄造法。太貨六銖錢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有趣的故事,更是一個短暫王朝的歷史見證,為研究陳朝的歷史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收藏快報  安徽安慶 陳璟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