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新立異 主觀不成客觀立

024w.cn 14-10-23 08:50:01 中國集幣在線 發(fā)表評論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4年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特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024w.cn/),謝謝!

—— 淺談“唐代大中”并答泰山先生之二 

  《錢幣》報刊登的泰山先生的《從“君宜王莽”、“放牛洪武”到“唐代大中”立意不成立》的文章(2014年9月上半月·第17期  C7版),寫道:“有沒有唐代的大中通寶”是偽命題。是真是偽,還需考證。

  2014年,中國的第一偽命題是:反腐導致經濟下滑。第二偽命題是:“大老虎”聯(lián)手反撲。如果說“有沒有唐代的大中通寶”是偽命題的話,也只能排到倒數(shù)第二了,倒數(shù)第一還排上,因為還有更差的,暫時虛位以待吧。

  泰山先生的文章進一步寫道:“應該說經過北宋、南宋、清代特別是現(xiàn)代對古代錢史的研究挖掘,什么朝代的什么年號鑄了錢,都有了一個大致的結論……”,這里我很同意這一觀點,只是一個大致的結論,并非細致的結論。有了結論就不能懷疑嗎?“漢興是第一個年號錢”、“康定元寶無銅錢”就不能懷疑嗎?“曹魏五銖”都搞清楚了嗎?有了結論就不能改動嗎?戰(zhàn)國·齊的“鎰六化”方孔圓錢,清代以前釋為“寶貨”,現(xiàn)在為何又叫“鎰六貨”或“鎰六化”了呢?錢幣界的一致考證,那是國家隊,文章是個人的觀點,是業(yè)余隊;國家隊是君,業(yè)余隊是臣;國家隊是計劃經濟,業(yè)余隊是市場經濟;國家隊是陽春白雪,業(yè)余隊是下里巴人;井水不犯河水,風馬;ゲ幌喔,并不影響。

  《湖湘地理》2014年9月16日載文報道:“在海拔500米的墊子坪,20年前消失的陽彩臂金龜迎著燈光飛來。該物種20年前在國內曾一度被宣布滅絕,2000年后相繼在重慶、湖南又有發(fā)現(xiàn)”。當然那是對于生物而言,我猜想其中的道理對于古錢的研究挖掘同樣適用。

  古錢的研究,特別是對古代錢史的研究挖掘,從唐宋元明清特別是現(xiàn)代以來,只能說取得了一些大致的成就,并沒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成就,還可以說是裹足不前,舉步維艱,為什么徳國人布納威可以號稱清錢大王?這不正是應了“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了嗎?可以毫不客氣地說,自唐宋元明清以來,特別是近代現(xiàn)代以來,對于古代錢史的研究挖掘,都是人自為戰(zhàn),各自為戰(zhàn)的游擊戰(zhàn),雖然出版了很多關于古錢方面的書刊,大都是百家爭鳴,大同小異,鮮有創(chuàng)造性的結論。中國科學院也好,中國社會科學院也好,中國歷史研究所也好,國家博物館也好,都有像樣的古錢研究所嗎?有國家級的古錢分析測試中心嗎?有權威的分析測試報告嗎?國家一級的博物館,各省一級的博物館,有系統(tǒng)的完整的權威的古錢樣品嗎?不僅僅是50枚的古錢珍品就可以了的,中國幾千年的古錢史,有多少珍品!造成今日古錢市場假仿品滿天飛,真假難辨,談假色變,又是什么原因呢?對古錢的辨?zhèn)我矁H僅停留在“看包漿”是否古銹,“看文字”是否協(xié)調,“看形體”是否合理,“看幣材”是否真實,“聽聲音”是否清純,“辨錢色”是否賊光,“看錢相”是否神韻,“聞氣味”是否松香,有松香則必假無疑,沒有泥土芬香的,無一不是假貨。對于古錢的辨?zhèn),往往是靠人們的火眼金睛,有誰又使用了多少科學的測試儀器,最多是一塊放大鏡,一枝聚光燈,一把卡尺,最多加上一臺電子稱就不得了啦。又有誰使用了科學的測定方法,古畫的真假檢測,有些還測定了碳12或碳14,古錢測定過這些東西嗎?以上都是一些偏激之詞,我們還是回到正題上來吧。

  一、“咸通玄寶”并非唐懿宗鑄用錢。

  “咸通玄寶”并非唐懿宗所鑄,正是唐懿宗不同意鑄用,也非行用錢,這在何林先生的一本著作中講的很清楚,何林先生的這本著作是《古錢的故事》(學苑出版社出版  2004年7月北京第2次印刷 北京東方七星印刷廠印刷),書中提到這是送樣錢,這是桂陽監(jiān)鑄錢使王彤的呈樣錢。為什么唐懿宗不同意鑄用?這里面的深層原因又是什么?書中說:為什么不用“咸通玄寶”年號錢,至今仍是個迷。這距今已一千多年的歷史,只能待考了!另外,我主觀想象,這個王彤的送樣錢,可能不僅僅是一種“八分書”,可能還有別的書體也未可知。

  二、“有沒有唐代的大中通寶”并非偽命題。

  泰山先生在文章進一步寫道:“‘大中通寶’并非‘年號’錢,此為明太祖為吳王時,未有明之國號,未改洪武號,先行鑄的大中通寶錢”。古代帝王都忌襲舊年號,劉基有那樣笨嗎?連“大中”是唐朝的年號都不知道嗎?那么,這個“大中”又作何解釋?是大中國還是大中華?還是大吳的中國?“吳原年”是那一年?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今安徽鳳陽。公元1352年,郭子興等人起義,攻占了今安徽鳳陽,朱元璋在友人的幫助下,投奔了郭子興的隊伍,其時朱元璋應是24歲。公元1353年,朱元璋即回家鄉(xiāng)招聘了700多人。公元1354年,朱元璋帶領徐達、湯和等24人到定遠,招編了張家堡馿牌寨民兵三千人,還收編了橫洞山繆大亨的義兵2萬余人,并用了10天加以整頓和訓練,便形成了朱元璋的基本隊伍,憑這支隊伍,朱元璋攻下了今安徽滁州,公元1355年初,朱元璋帶領他的基本隊伍,攻下今安徽和縣,進入和州后,郭子興稱滁陽王,并命朱元璋總制諸將。公元1355年3月,郭子興病死,朱元璋便成了這支隊伍的首領。此時,劉福通在毫州立韓林兒為帝,稱小明王,建立“大宋”政權,年號“龍鳳”,朱元璋不愿受制于他人,但又苦于自己勢單力薄,只好暫時委屈求存,接受龍鳳政權的領導,使用龍鳳年號紀年。公元1355年5月,廖永安的水軍投靠了朱元璋,常遇春的隊伍也歸附了朱元璋。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破了集慶(今南京),并改集慶為應天府,并在應天置江南行中書省,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統(tǒng)治機構,作為發(fā)展基地。此后的12年里,朱元璋救韓林兒后又殺韓林兒,韓林兒被劉福通立為皇帝,韓林兒多次加封朱元璋官職,并冊封朱元璋為“吳國公”,朱元璋有心當皇帝,但當時實力不夠,直到公元1366年,一直以龍鳳年號號令軍中。公元1364年正月,朱元璋取得鄱陽湖大勝后,即吳王位,韓林兒是被朱元璋所“狹”的天子,但朱元璋仍奉之為正朔。公元1366年十二月,朱元璋在平定南方割據勢力取得節(jié)節(jié)勝利之際,命令廖永忠自滁州迎韓林兒至應天,船至瓜步(今江蘇六合南)時,將其溺死。朱元璋便建立“吳原年”,因避諱“元”,便將吳元年稱為“吳原年”,朱元璋建立“吳原年”,是在公元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不再用“龍鳳”紀元。洪武元年是那一年?如果我沒有搞錯的話,洪武元年應該是公元1368年。從吳原年到洪武元年相差也就一年的時間,他能鑄那么多“大中通寶”嗎?既有背“京”,又有背“北平”;既有背“鄂”,還有背“濟”;既有背“廣”,還有背“桂”;既有背“浙”,還有背“!;還有背“豫”等等,這樣多的大中通寶不可能是戰(zhàn)時鑄造,只有太平盛世才可以鑄造出來。同時,從公元1365年到1367年這三年間,朱元璋正忙于消滅張士誠、陳友瓊、方國珍、陳友定等割據政權,那有那么多時間來鑄那么多的大中通寶?而且第二年就改為洪武元年。請看大中通寶(背北平)見圖1和圖2。

  明朝軍隊攻下北平是什么時候?應該是公元1368年。吳元年是公元1367年,那么快就鑄了大中通寶(背北平)去北平使用嗎?洪武元年是公元1368年,為什么不鑄洪武通寶去用呢?當然,上圖的大中通寶也可能是后人的偽造品、仿造品、假造品等等,那就叫待考品吧。

  三、楷書是唐朝的主要書法成就

  我們再來看看上述此枚大中通寶的錢文書法,“大”字楷書帶隸意,“通”字楷書帶草意,“中”字和“寶”字盡顯柳楷書風格,這正是唐代書法的技巧。劉基也寫小楷,但在鑄大錢幣上面,寫小楷就無能為力了,朱元璋雖然讀書不多,但也擅長書法。但洪武通寶的錢文的書法和大中通寶的錢文書法還是不同的風格。請看洪武通寶(背京)的錢文書體,見圖3和圖4。

  從上述各圖可看出,“大中通寶”和“洪武通寶”錢文的書法有明顯的不同。請看玄秘塔碑中的“大”“中”“通”等字的書法,如圖5、圖6、圖7。

  從上述三圖可看出,從“大”“中”“通”三字的書法來看,“大中通寶”的錢文書法與玄秘塔碑中的“大”“中”“通”字的書法有點相同。

  四、明朝還用唐宋錢。

  據鄔朝祝先生和匡紅焰先生共同編著的《古錢幣收藏問答》載稱:“明朝不僅用唐宋錢,還主要是歷代留傳下來的唐錢和宋錢,并且是宋錢最多。本朝(明朝)鑄的只占流通錢幣的一小部分!

根據以上四條理由,我認為“大中通寶”并非明太祖為吳王時,先行鑄的大中通寶錢,很可能是唐代所鑄的大中通寶。說句老實的話,我當時提出“有沒有唐代的大中通寶”這一疑問,是在我研究“放牛洪武”的鑄造年代的時候,在比較了幾枚錢幣以后,腦袋里突然冒出的想法,也怪我沒有詳細論證,就在文章的后面匆忙地寫上去,這應該是我的文章中一個值得檢討的錯誤。 

參考文獻:

1、《明史解讀》,主編:曾志華。華齡出版社出版,2014年1月第1版,2014年1月第1版,2014年1月第1次印刷,三河富華包裝有限公司印刷。

2、《古錢的故事》,何林著。學苑出版社出版,2014年7月北京第2次印刷,北京東方七星印刷廠印刷。

3、《古錢幣收藏問答》,編著:鄔朝祝  匡紅焰。湖南美術

出版社出版,2008年5月第1版,2008年5月第1次印刷,湖南東方速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印刷。

4、《書法藝術》,中國書法雜志社編,主編:邱振中  吳鴻清。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2004年4月第3版,2013年9月第5次印刷,北京密云膠印廠印刷。

圖1:大中通寶正面.jpg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2:大中通寶背面(背小平).jpg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3:洪武通寶的錢文書法.jpg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4:洪武通寶(背京)京字的書法.jpg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5:玄秘塔碑中的一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6:玄秘塔碑中的一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7:玄秘塔碑中的一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