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桂局前身為廣西省局,成立于1667年康熙6年,系清代廣西省的鑄錢局。1722年康熙61年改稱寶桂局。止到1854年咸豐4年關閉,前后歷時180多年,但實際有效開鑄時間約150年,以寶桂局名義鑄錢大約有130年左右。咸豐寶桂局鑄大錢時間較短。
咸豐年間,正值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暴發(fā),清政府危機四起,財政資金告急,為籌措軍費,清廷諭令各地政府開鑄大錢。廣西是提倡鑄大錢的省份之一,自然不甘落后。1853年11月22日,廣西巡撫勞崇光奏稱:“寶桂局現(xiàn)存銅斤及黑白鉛斤,此時開爐尚敷鼓鑄;由藩庫存儲減平項下借動銀四萬兩,作為鼓鑄之本!辈⑶覕M定搭用方法,公款支付,一律酌量搭給大錢,不準支銀。凡得大錢者,準其按成交糧納稅。1854年廣西寶桂局便開鑄當十及當五十大錢兩種,隨后,不久又停鑄。咸豐重寶寶桂局當五十母錢就是那時候的珍貴遺物。
是品咸豐重寶寶桂局當五十母錢直徑55.3MM,厚度5MM,重81.1克(見圖)。錢體規(guī)整,字口清晰,材質精良,體形厚重,氣度非凡,是一枚不可多得的珍泉。觀察實物,印象更深,它給我們傳遞了如下信息:
一是從材質上看,是品材質為精選精煉之優(yōu)質黃銅,且銅質偏暗,是用雕母直接翻砂鑄造而成,與一般行用貨幣相比有明顯區(qū)別。據(jù)史料記載清代母錢一般用銅均在四煉以上,有的甚至高達六、七煉。此泉無論從取材還是鑄銅的精煉程度均顯露這一特征。
二是從工藝上看,是品錢體規(guī)整,鑄工精美。由于該母錢系用雕母直接翻鑄而成,因此,它的鑄造采用了一般行用錢幣不具有的特殊工藝,是鑄造師精打細磨,多次修模,多次加工的產物,以求盡可能多地保持與雕母錢的一致,費時費工顯而易見,它幾乎可與雕母錢相媲美。錢文書寫雄健大方,鋼勁有力;字口深峻,筆劃清晰; 地章光潔平整,絕無粘連,廓緣較寬,由于經過冷加工處理,故錢幣正反兩面環(huán)形磨鏇細紋依舊,內廓修穿痕跡明顯,字口以及邊緣均保留有拔模斜度,彰顯了該幣鑄造規(guī)范、工藝精湛的鑄錢技藝。
三是從尺寸上看,是品與一般行用錢幣也有明顯區(qū)別。同類錢幣一般行用錢直徑為55mm以內,厚3mm左右,重38g左右,而該錢幣直徑為55.3mm,厚5m,重81.1g。無論是從直徑還是厚度、重量,均超過一般行用錢,特別是在厚度和重量上,前者與后者相差甚遠,不難看出戶工兩部在鑄造母錢時崇尚質量、不惜工本的慎重態(tài)度,也反映出母錢比一般行用錢大的普遍規(guī)律。
四是從存世量看,是品母錢存世珍罕。由于咸豐寶桂局當五十行用錢鑄造期甚短,存世量本身就不多,何況母錢?從目前已知的材料和藏家手中掌握的同類錢幣信息看,還沒發(fā)現(xiàn)第二枚同類母錢。馬定祥先生編著的《咸豐泉匯》中收錄了9枚咸豐寶桂局當五十,是收錄寶桂局當五十較多的專著,也沒有母錢的身影,可想而知其珍稀程度。因此,應稱之為首見品。 (王 鋼)
來源:《中國錢幣界》18期
欲了解《中國錢幣界》雜志訂閱詳情,請點擊:http://024w.cn/news/BZGG/152920948.html